1998年,13岁的魏敏芝住在张家口赤城县宁堡乡镇,放学后帮家人做饭,做农活。
那时,她未来的人生规划是:养猪、结婚、生孩子、当家庭主妇。

没想到10年后,她已经在遥远的海洋中横跨美国,用全英文为大家写下了新年的问候。
而她人生中所有的改变,都是因为一个叫张艺谋的男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1</h1>
作为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在1990年代初拍了很多惊艳的作品。
90年的"菊豆",9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92年的"秋菊诉讼",94年的"活着"。
部的经典、赞誉、各种奖项纷纷获得软。
也许好运来得太早了,很快他就经历了一个非常低的点。
95年与爱神巩俐分手,97年电影商业片《有话要说》票房口碑双暴跌街头,那年父亲也去世了......
倒霉的张艺谋决定回归内心,瞄准乡村,继续拍摄他最好的小个子,根据史祥生的小说《天上有太阳》改编。
当时,张艺谋认为电影是用素食者,不想要专业演员,于是开始到河北农村选人。
1998年,副局长来到宁堡镇选角时,他看到了一对双胞胎,姐姐叫魏敏芝,姐姐叫魏从志。
副主任把姐妹俩带到张艺谋面前,问道:"你认识他吗?"姐妹俩摇了摇头,"我不知道。
虽然还不知道电影是什么,但魏敏芝大胆,主动向大家展示跳舞、唱歌,也表示自己敢于在电影中演戏。
而一边的妹妹魏从之,只是害羞地躲在魏敏芝身后,不敢说出来。
最终,魏敏芝在1万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另一位女孩PK最终入席。
导演把他们两人带到街上,让喊叫声在拥挤的地方喊叫,而另一个女孩却无法打开声音,而魏敏芝则大喊大叫,声音很大。
魏敏芝凭借大胆、开放的性格,赢得了领头位置。
片中所有的演员都是业余演员,在影片的身份认同上也与真实身份相一致,用自己的真名,就放在最真实的自我上,让影片更自然更动人。
魏敏芝如此理解地看完了这部电影,起初她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拍完戏后,她回到家,想念吃家里的草莓。
因为电影耽误了几个月的学习,她的成绩下滑,感到非常难过,羞愧不已。
她怎么会想到,她的生活即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5">2</h1>
1999年,电影《一个不能少》在全国上映。
我敢肯定,没有人被看过这部电影的人所感动。
原来农村教育现状如此落后,资源匮乏,粉笔价值不菲,3元可乐也得分一杯羹。
13岁的魏敏芝"濒临死亡"成了代课老师,为了找到出校的张慧科,她开始找人,因为没有钱只能去城里,饿着肚子吃剩菜,被困在角落里......
最后,魏敏芝通过电视台,终于找到了街上的张惠科,完成了28个孩子的班,不能少一点承诺和毅力。
张艺谋赌对了,这部电影风靡全国,获得了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等奖项。
14岁的魏敏芝也在一夜之间一举成名,媒体采访蜂拥而至,各位导演邀请她拍摄,她太忙了,以至于她去巡演了。
同年,张艺谋的另一部电影《我父母》上映,赢得了另一位女性张子怡的心。
虽然都是乡村片,但章子钧和魏敏芝有很大的不同,章子怡长得漂亮而出众,北京人,在中国戏剧中学会表演,是科班的由来。
她的路线是成为一名优秀的女演员,一位未来闪亮的国际巨星。
张艺谋的眼光是毒药,他乐观地认为章子彪会成为大武器,也愿意抱着她,在"英雄""十面伏击"的背后,可以看到章子彤的身影。
但对于魏敏芝,张艺谋给出了不同的建议:"你不适合进入娱乐圈,我不想让你进入娱乐圈,关键是去上学、上大学。"
是的,娱乐圈就像一个大染色罐,魏敏芝的颜值和身材并不突出,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表演训练,这部电影只带来片刻的光彩,想要有更长远的发展,还是坚持阅读。
于是,魏敏芝听从了张艺谋的建议,拒绝了其他的拍摄邀请,走上了另一条路......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0">3</h1>
石家庄精英中学校长翟志海看完《一个不能少》电影后,主动提出支持魏民志一家。
魏敏芝也成功来到这所学校学习,脚踏实地学习。
很快魏敏芝就要迎来了高考,她心中一直有一个演员的梦想,但她知道自己根本达不到演员的硬标准,所以她决定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说做吧,2004年,魏敏芝去参加北电部主任艺术考试。
第一轮考试没有考专业班,魏敏芝轻松通过。
二是专业性更强,魏敏芝被刷倒,各种负面消息不断传来,说魏敏芝在炒作,凭借一部电影的名气,完全不适合走艺术之路。
但她的心态很好:"我不是那种不去死的人,没有测试过就算了。"
面对那些负面消息,她并没有紧紧抓住自己的心,继续努力学习,据说高考前三个月,用了三个手电筒。
魏敏芝运气也不错,那一年西安中文大学招收了一名专业,邀请她试文试,后来,魏敏芝艺术考、高考文化班也考了460分,整整200分超越了艺术成绩线。
2004年,魏敏芝成功成为西安外国语学院编舞系学生。
大学毕业后,魏敏芝也开了个博客,经常在上面分享人生日记。
例如,分享学校轶事,生活一个跑步帐户,日光浴照片,非常悠闲。
这时,她没想到会迎来又一个重要的机遇,远渡大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4">4</h1>
美国杨百翰大学有一位名叫陈二刚的美籍华裔教授,看过电影《一个不能少》,印象非常深刻。
2004年,他来到河北,中国做交流,想起片中的主角魏敏芝是河北人啊,所以特别想见她。
见面后,他了解了魏敏芝的情况,发现她的成长经历是片中魏敏芝啊,想帮她。
当时,杨百翰大学有一个学生项目,寻找世界上穷困潦倒的优秀学生出国留学,陈二刚想推荐魏敏芝去。
但魏敏芝英语很差,根本达不到出国留学的标准,所以他们会冷酷无情,疯狂地编造英语。
2006年,在陈二刚的推荐和帮助下,魏敏芝成功赴杨百翰大学学习媒体和电视。
在学校期间,她表现出色,不仅获得了全额奖学金,而且还担任了学习合唱团的主席。
更重要的是,她在美国遇到了她一生的挚爱。
在一次生日聚会上,魏敏芝遇到了美籍华人刘金辉,从照片中可以看出,他长得很帅。
后来,两个人很亲近,一起做作业参加舞蹈,这样顺利相爱。
2008年,23岁的魏敏芝走进了结婚殿堂,之后生了两个非常可爱的孩子。
在事业上,魏敏芝也是一个小小的成就,执导了电视剧《母亲的愿望》《夜之童话》,在美国期间,她还执导了纪录片《优秀淑女》,学生作品《很美》、《信仰》等等。
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学校,在媒体部门担任导演助理和编辑。
2010年,张艺谋带着新片《山楂树之爱》出席了第30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的新闻发布会。
没想到,魏敏芝也来了,这次她的身份是电影制作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给张艺谋提问。
那个胆怯、害羞、朴实的农村女孩,终于完成了人生的转变。
张艺谋惊讶地说:"我拍电影的时候,你才14岁,现在我有一种做梦的感觉。"
"其实,魏敏芝这些年的人生经历,是一部非常值得大家去思考的纪录片。
是的,从农村女孩到一夜成名,拿到绿卡定居美国,做一个最喜欢的导演事业,退出娱乐圈魏敏芝,再过一次精彩。
很多人说她只是运气好,但当她被选中时,她比其他人更勇敢,更大胆。
所以,魏敏芝最应该心存感激的,不是张艺谋,而是她自己的。
魏敏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