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 qsort函数原型
2. compar参数
3. int 数组排序
4. 结构体排序
5. 字符串指针数组排序
6. 字符串二维数组排序
7. qsort函数应用:整型二维数组
头文件:<stdlib.h>
函数功能:qsort()函数的功能是对数组进行排序,数组有nmemb个元素,每个元素大小为size。
参数base : base指向数组的起始地址,通常该位置传入的是一个数组名。
参数nmemb :nmemb表示该数组的元素个数
参数size :size表示该数组中每个元素的大小(字节数)
参数(*compar)(const void *, const void *):此为指向比较函数的函数指针,决定了排序的顺序。
函数返回值:无
注意:如果两个元素的值是相同的,那么它们的前后顺序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qsort()是一个不稳定的排序算法。
compar参数是qsort函数排序的核心内容,它指向一个比较两个元素的函数,注意两个形参必须是const void *型,同时在调用compar 函数(compar实质为函数指针,这里称它所指向的函数也为compar)时,传入的实参也必须转换成const void *型。在compar函数内部会将const void *型转换成实际类型,见下文。
如果compar返回值小于0(< 0),那么p1所指向元素会被排在p2所指向元素的前面
如果compar返回值等于0(= 0),那么p1所指向元素与p2所指向元素的顺序不确定
如果compar返回值大于0(> 0),那么p1所指向元素会被排在p2所指向元素的后面
因此,如果想让qsort()进行从小到大(升序)排序,那么一个通用的compar函数可以写成这样:
注意:你要将mytype换成实际数组元素的类型。
或者,如下所示。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qq_16933601/article/details/107214404
那么我们向qsort传入arr之后,qsort将arr理解为指向数组中第一个元素的指针,所以形参表中,arg1和arg2其实是指向“指向常量字符串的指针”的指针,是char**。而我们需要传给strcmp这个字符串比较函数的,是“指向字符串的指针”,是char*,所以我们将void*转换为char**,然后解引用,得到char*,赋予a和b。接下来使用strcmp对a和b进行比较。(数组名本身算一层指针,而里面的内容又是一层指针,数组存放的是指向字符串的地址)
这里对二维数组进行排序,其实是对二维数组的第二维中存放的字符串进行排序。所以qsort(arr, sizeof(arr)/sizeof(arr[0]), sizeof(arr[0]), compare);对qsort函数的调用中,第二个参数是待排元素的个数(5个),第三个参数是待排元素的大小(16)。
我们将arr传入qsort函数,qsort函数将arr理解为指向数组第一个元素的指针,arr的第一个元素是arr[0][0],所以参数arg1和arg2指的是指向"a[i][0]"的指针,我们知道,a[i][0]是字符,就是char,所以arg1和arg2指的是char *。我们将void*转换为char*,赋予a和b,调用strcmp函数对a和b进行比较。
最接近原点的 k 个点
我们有一个由平面上的点组成的列表 points。需要从中找出 k 个距离原点 (0, 0) 最近的点。(这里,平面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欧几里德距离。)你可以按任何顺序返回答案。除了点坐标的顺序之外,答案确保是唯一的。
示例 1: 输入:points = [[1,3],[-2,2]], k = 1 输出:[[-2,2]] 解释: (1, 3) 和原点之间的距离为sqrt(10), (-2, 2) 和原点之间的距离为 sqrt(8), 由于 sqrt(8) < sqrt(10),(-2, 2) 离原点更近。 我们只需要距离原点最近的 k = 1 个点,所以答案就是 [[-2,2]]。 示例 2: 输入:points = [[3,3],[5,-1],[-2,4]], k = 2 输出:[[3,3],[-2,4]] (答案 [[-2,4],[3,3]] 也会被接受。) 提示: 1 <= k <= points.length <= 10000 -10000 < points[i][0] < 10000 -10000 < points[i][1] <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