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初期,人们陶醉于家用个人电脑,通过有线网络获取、分享信息,通过各种有线技术进行“互联网”体验。随着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些有线技术也变得更加先进,功能更强大。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渴望更多的功能,更便捷的通信,而笔记本电脑的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出现,使得这一需求得到满足。虽然最初的无线网络技术只提供了一些基本功能,但它们前景可观,其后通信迅速转向信息设备移动化,人们可以更加随心所欲地访问信息。伴随着“宽带大众化”的口号,无线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
但是,高效的无线网络互联仍然面临着一些关键性的技术难题。更高的容量、更多的功能以及更少的使用限制,这是人们对于无线技术的需求,但这些需求却很难同时得到满足。另外,业界面临的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这要求无线通信能更高效地利用稀缺的频谱资源。这些问题对于网络行业的发展是很大的挑战。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用户需求,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相互竞争的无线技术。
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过去的15年间,我们很高兴见证了技术的进步,甚至也为业界做出了一些贡献。我们觉得竞争是好事,虽然有时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但总体上竞争有利于行业健康发展。事实上,即使某些技术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却仍可能在业界极具影响力。技术进步的道路上充满了商业上的失败,却孕育了整个业界的创新。
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无线网络的情况非常复杂,很多相互竞争的技术试图解决同样的问题。保持知识和专业技能与时俱进无疑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们也面临着这个问题。如果你去看看我们的办公室,你会发现我们有大量图书,涵盖了你可以想到的关于无线技术的所有主题。对于某些特定主题,我们有自己最喜爱的内容,并在书上相应的地方做了标记,从而可以反复翻阅这些重要的文字和图表。但让我们沮丧的是,目前业界缺少一本能够涵盖所有我们感兴趣的话题的书籍。为什么一本书不能同时涵盖wi-fi和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gsm)?为什么一本书不能同时考虑无线环境中的蓝牙和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的性能?毕竟,在这个复杂的无线互联世界里,对我们任何一个人而言,很难把工作范围限定在某个特定技术。我们一直期盼能有一本书涵盖我们关心的所有方面。有太多次,我们以为找到了一本这样的书,最后却发现它对我们关心的方面只是浅尝辄止,大部分内容都是一般的工程性主题,而那些内容在其他书中已经出现过无数次。还有些书只是对技术规范长篇大论,仅仅陈述了某些技术是什么(what),却没有说清楚该技术为什么(why)要这样以及该技术怎样(how)达到目的。我们一些人在大学教授关于无线网络的课程,却一直苦恼于没有合适的教材。简而言之,我们还没有发现符合我们要求的有关无线组网(网络)技术的书,这就是我们决定写本书的原因。
本书的目的是全面概述整个无线组网技术领域,但没能在书中面面俱到,否则那将是一本特别厚重的书。我们将10000+页的规范整合进400+页的书中,并专注于无线技术“重要”和“有趣”的方面。我们没有花费太多篇幅去讲解基础内容,目前已经有了很多相关方面的资料可供读者参考。本书并没有讲解技术规范中的每一个细节,而是聚焦于有趣的部分。收进本书的内容是我们看书时反复翻阅并做标记的内容,都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文字和图表。
我们不仅陈述了某项技术是什么(what),同时还试图说清楚该技术为什么(why)要这样以及该技术怎样(how)实现。我们希望编写一本浓缩了关键内容和关键图表的书,并希望本书值得你一次又一次地在上面做标记、加书签,使它成为你寻找答案的首要选择。我们还希望本书不仅能够帮助你掌握无线网络的现状,还能够帮助你理解它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最后,我们希望你阅读本书时能乐在其中,正如我们写书时一样。
**[第1章 引言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61">1.2 无线互联网的历史</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62">1.3 无线与有线的差异</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65">1.4 无线互联网:不同的模型</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71">1.5 分层通信模型</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83">1.6 无线数据网络技术概述</a>
1.6.1 wpan
1.6.2 wlan
1.6.3 wman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89">1.7 蜂窝网络技术概述</a>
**[第2章 无线生态系统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299">2.2 ieee</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04">2.3 ietf</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08">2.4 3gpp</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15">2.5 3gpp2</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25">2.6 国际电信联盟</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29">2.7 wi-fi联盟</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32">2.8 wimax论坛</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43">2.9 蓝牙sig</a>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349">2.10 总结</a>
**[第3章 无线个域网
3.1.1 le蓝牙
3.1.2 蓝牙应用示例
3.1.3 蓝牙性能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417">3.2 zigbee</a>
3.2.1 ieee 802.15.4
3.2.2 zigbee联盟和规范
3.2.3 802.15.4的性能
<a href="https://yq.aliyun.com/articles/90426">3.3 uw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