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美国新成立的印太司令部发布消息称,他们将在8月27日发动“大规模演习-2021”(large scale global exercise 21)军演。这次军演是美国近40年来在印太地区发动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这次演习横跨全球17个时区,美军六大舰队、3个海军陆战队远征队,一共2.5万人参加军演,演习地域从地中海到西太平洋,一共50多支部队参演。可谓挑起了最大规模的海上威胁。

图为反舰弹道导弹打击航母设想图。
而在8月6日到8月10日,我国在南海地区也开展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动用了多种先进装备,据悉,其演习海域有10万平方公里面积,约是我国领海面积的1/30,海域横跨三亚周边到西沙群岛一带,参演舰艇多达近30艘,我国海军002型山东号航母也参加这次军演。演习期间,我国很可能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海域试射反舰弹道导弹,这是我国自2020年8月向海域试射这种导弹后,又一次向世界展示这种改变海战规则的先进武器。
图为我国在南海军演的区域示意图。
应该说,我国开展如此重要的军事演习,就是为了应对美国在印太地区不断强化的军事威胁,面对美国40年来最大规模军演,我国也应该表明绝不妥协的姿态。当然,对于我国开展的这次军演,美国也十分感兴趣,多次派出侦察机、间谍船进入南海军演海域,想要拼尽全力一窥究竟,但是在我军的严密防备下,美国舰机都被驱离出这一海域。
从此次军演也能看出,我国已经把反舰弹道导弹作为战略威慑的重要力量,在关键时刻亮剑,使之成为“杀手锏”武器。在美国国会研究处8月3日最新发布的《中国海军现代化报告》中,也把反舰弹道导弹作为重点装备予以分析和关注。目前,我国装备了2种反舰弹道导弹,分别是东风-26和东风-21d。其中,东风-26射程较远,可达4000公里;东风-21d射程较近,为2000公里左右。这两种导弹都是核常兼备弹头,可以携带高超音速滑翔式导弹,可以对航母发动精确攻击。
图为我国在内陆发射反舰弹道导弹打击海上靶场的示意图。
反舰弹道导弹技术难度很大,苏联也曾多次开展类似武器的研发,但是均以失败告终。反舰弹道导弹是一系列先进装备体系完善之后,才能在其基础上研发使用的武器。比如,要建立全球覆盖的卫星天基通信系统,才能在弹头处于临近空间高度时,发送航线修正指令,这个方面我国有天链卫星通信系统;要建立全球海洋监视、侦察卫星系统,才能在茫茫大海之上,精确地发现和跟踪航母,这方面我国有尖兵系列卫星和风云、实践系列卫星等;要建立精确定位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为弹头提供精准的飞行路线修正,这方面我国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图为我国正在大规模列装反舰弹道导弹。
同时,还需要大型预警机、长航时无人机、先进的水面舰船部队、航天测量船等,如此一来才能在各种不同作战环境下使用反舰弹道导弹,并且对其飞行路线和打击效果进行评估。最后,更需要有滑翔式高超音速弹头技术,才能研制出可以在大气层边缘机动变轨、高速突防、精准打击的导弹弹头。如果没有这种弹头,以上所有体系的建设都没有办法落实到“反舰”这个最大的目标上。
图为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
苏联和美国都曾经接近拥有类似的武器,但是最终都没有如愿。苏联研发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覆盖整个地球外太空的天基通信系统、高超音速滑翔式导弹技术、先进的固体燃料火箭技术、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导弹控制技术、先进预警机和无人机技术等;美国无法研发类似导弹武器的原因,在于美国缺乏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美国在其最新发布的《中国海军现代化报告》中就指出,中国拥有的反舰弹道导弹,美国需要5-10年的时间才能研发出来。
图为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
2015年,我国首次在阅兵式上同时展示了两款反舰弹道导弹,也就是东风-21d和东风-26导弹,当时美国对这种全新概念的武器还是持怀疑的态度。但是在2019年8月,我国在南海海域实施了反舰弹道导弹发射测试,据报道,一共使用了6枚反舰弹道导弹。时任美国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首次以美国官方的形式,确认了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并且称其为“改变海战规则”的武器。因为反舰弹道导弹的出现,可以让一个国家在海军不如强敌时,仅仅依靠陆地导弹基地,就能完成对敌人强大海军力量的直接毁伤,让“以陆制海”变成现实。
如今,我国已经成批量地装备了这两种导弹,他们目前仍是我国独有的先进技术,外界对其技术具体情况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这种导弹在飞行中使用的是钱学森弹道,弹头在临近空间高度滑翔飞行。我国还突破了18马赫速度下,使用空气舵的技术,这样可以确保弹头在较快飞行速度下,可以借助稀薄的大气进行机动,这是其可以打击航母这种移动目标的重要原因。
据美国测算,我国火箭军已经装备了数个df-21d、df-26导弹旅,一个旅在一个波次中可以发射最少10枚反舰弹道导弹,3个旅就能够快速完成3波次的打击,30枚导弹中,只需要有5-8枚突破防御,就能够对付2个美国航母战斗群,如果使用的是核弹头,那么威力更大。以美国目前的防空反导技术,对付这样的打击,难度很大。
图为我国海军002型山东号航母,也参加了此次我国南海军演。
美国暂时没有可靠、有效的办法来应对反舰弹道导弹的威胁。在这个方面,其实美国也一直在进行积极准备。比如,美国正在建造的伯克-3型导弹驱逐舰,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应对先进中程导弹的威胁。伯克-3驱逐舰在研发时就确定了搭载amdr-s和amdr-x两种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思路,其中amdr-s雷达是一部专业的反导雷达,目前型号为spy-6雷达,具体性能是spy-1d+15db的水平。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他的搜索增益效果要比spy-1d雷达强出15db的水平。具体到每一个t/r组件上,功率提高了152w-225w,由于使用了gan材料,因此这种雷达的功率更大、灵敏度更高、过滤杂波能力更强,非常适合作为反导雷达使用。
图为美国spy-6雷达结构图。
不过,伯克-3型驱逐舰也有他的问题,比如军舰使用的还是80年代的老伯克平台,舰上的电力能源有限,无法保证4面spy-6雷达同时开机,而且和最初设计的装备两种不同波段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不同,首批3艘伯克-3型驱逐舰只能配备spy-6雷达,也就是amdr-s雷达,至于amdr-x雷达,目前还在研发之中,这意味着伯克-3型驱逐舰战时无法同时进行反导和防空作战,也不能像我国055大型驱逐舰那样,拥有近乎无限的防空火力通道,他只能同时拦截最多12个空中目标。
图为美国海基反导系统和伯克-3驱逐舰的搭配示意图。
至于拦截反舰弹道导弹,美国目前只能在这种导弹的上升段进行拦截。由于反舰弹道导弹的中段在临近空间高度飞行,因此反导导弹射高太大,且无法在大气层边缘机动,因此无法进行拦截;而防空导弹射高又太低,无法到达临近空间高度,因此也无法拦截。这就使得美国也很难对反舰弹道导弹进行拦截,这种导弹真正成为“一根针破一张网”的先进武器。至于末端拦截那是美国想都不敢想的,目前人类的技术还没有达到这一水平。
图为我国海军003型航母设想图,任何时候,拥有强大的海军都比防御更重要。
总之,面对美国举行的40年来最大规模军事演习,我国也同样以大规模军事演习予以回应,并且亮出先进的“杀手锏”--反舰弹道导弹,让美国同样感受到强大威慑力,使其正在开展的军演,效果大打折扣,突显了反舰弹道导弹这种“大国利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