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母网6月6日讯(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 因为“再别康桥”中外诗歌散文撷英音乐朗诵会,濮存昕、方明、肖雄、师春玲等多位名家齐聚烟台,让烟台观众有了近距离聆听经典的机会。昨天上午,在演出前的最后一次排练中,记者见到了著名演员濮存昕,“事必躬亲”的他从头到尾也没有闲着。而因为排练时间紧,团方也将采访时间一拖再拖。无奈之下,记者只能自己主动联系,没想到他爽快地接受了记者的独家采访。“别说简单的问题,就是再难的,我也回答。”他的一句话,让采访距离拉得很近。
谈诵读:要当会说话的孩子
朗诵会现场吸引到了不少孩子,而对于诵读,濮存昕有话说。“要当一个会说话的孩子,会说话的青年,要用自己的思想、感受去影响别人,当然要用嘴。”濮存昕告诉记者:“语言是帮你锻炼这种能力的很好途径。包括在教学中间,也提倡语文老师在文学方面让同学不只是阅读,而且要去朗读。毕竟光看仅会留在脑子里,而朗读则会留在自己的身上。”“不仅要有白纸黑字,还要感悟一下中国的语言,字和音。这就是为什么小时候学四书五经,不管懂不懂,也要先去朗读。”他说:“我们现在就是不善于去读。我们中国孩子到世界上一比,不会说话,我们有八分的能力,可能只有两分的表达,这就比不过美国孩子。他们因为会吹,可能就会得到好的位置。”
谈控烟:控烟最难的是习惯
“控烟”,现在成了时下热门的话题,刚刚被聘任为“全国控烟宣传大使”的濮存昕认为,“控烟最难的是习惯。”“艾滋病、禁毒、无偿献血、控烟这些事情,都是人的社会意识不重视。传媒学最重要的概念就是四个字:与我有关。与我有关的,小事也是大事,与我无关的,再大的事也是小事。我刚才说的那些事情其实都是大事,如果把它当成大事,你就可以去改变它,我吸烟一定要在室外,在室内就要平等。”“现在在法律法规上,中国有个推进,就是政府重视。不再把烟草税当回事,因为健康的税才大。借着这个进步的趋势,从北京到全国。”他说:“现在起的名不叫禁烟,叫控烟,是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是十多年的过程。让烟民去接受,也要有一个过程,毕竟是本人的生活习惯,我们要去慢慢让它改变。”
谈烟台:这里的空气太好了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烟台,对于烟台,他有两个直观的感受,一是剧场好,二是空气好。“都说有了梧桐树才会引来凤凰,烟台大剧院就是梧桐树,我们就飞来了。”而说起烟台的空气,濮存昕坦言,比北京好太多了。“呼吸是每时每刻必须要有的,可以不吃饭,不喝水,不睡觉,但呼吸是必须的。北京的空气太不好了,到这来有这样的感觉真的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