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症状:
日暖夜凉、多雨高湿的天气有利于该病发生。发病初期产生淡绿色水渍状小斑,后转成黄褐色至褐色大斑,受叶脉限制而呈角状斑,叶背病斑稍隆起,湿度大时斑面上长厚密暗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天气干旱时症状不明显。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选择高低适中、排灌方便的田块,秋冬深翻,施足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高垄或半高垄栽植;及时中耕、整枝,摘除病果、病叶。
2、发病初期,喷洒66.8%丙森·缬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2.5%抑快净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70%锰锌·乙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600倍液,或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根结线虫发育适温25-30℃,幼虫遇10℃低温即失去生活能力,48-60℃经5分钟致死,在土中存活1年,2年即全部死亡。该病主要发生于茄子根部,尤以支根受害多。根上形成很多近球形瘤状物,似念珠状相互连接,初表面白色,后变褐色或黑色,地上部表现萎缩或黄化,天气干燥时易萎蔫或枯萎。
1、提倡施用有机活性肥或生物有机复合肥,合理轮作。
2、根结线虫多分布在3-9厘米表土层,深翻可减少为害。
3、茄子生长期间发生线虫,应加强田间管理,彻底处理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与此同时,合理施肥或灌水以增强寄主抵抗力。可用48%毒·辛乳油2000倍液灌根,可兼治吃根类地下害虫。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嫩茎。成虫浅灰褐色。业基线和外横线黑色,锯齿状,其间为灰黄色宽带,具一暗褐色斑。后翅外横线以内灰黄色,也具一暗褐色斑。老熟幼虫头褐绿色,头顶两侧有黑点1对。体黄绿色,腹部第3、4节上具黑褐色斑。胸足褐色,腹足黄绿、足端部黑色。
1、抓住卵孵化盛期至2龄盛期,即幼虫未蛀入果内之前施药。药剂可选25%蝉虱净悬浮剂550倍液,或48%毒·辛乳油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500倍液,或15%安打悬浮剂4000-5000倍液,或5%氟虫脲乳油1500倍液,或20%顽虫敌乳油15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
2、抓住老熟幼虫入土化蛹期,用48%毒·辛乳油2000倍液喷土,可减少害虫源,但一般宜在采果前40天使用。
(更多种植技术交流学习,关注头条号:农业微课,id:nywk365)
【声明】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一定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及咨询当地有经验的农技专家!本文来自互联网,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