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和交响乐团合作,一人分饰22个角色,王耀庆让你从此爱上古典音乐

作者:上观新闻

听说王耀庆要跟交响乐团合作,曾经学音乐的太太又嫉妒又怨怒:你知道很多音乐家学了很多年也没法站到你现在的位置吗?!

7月9日晚,在上海夏季音乐节的舞台上,王耀庆站在上海交响乐团之前,指挥家张洁敏身边,那通常是独奏家或独唱家的位置。一束追光打在他身上,《培尔·金特》开场了。

和交响乐团合作,一人分饰22个角色,王耀庆让你从此爱上古典音乐

《培尔·金特》是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讽刺戏剧,通过纨绔子弟培尔·金特放浪不羁、辗转流离的生命历程,探索了人生是为了什么,人应该怎样生活的重大哲学命题。1875年,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为这出戏创作了26段配乐。

乐评人焦元溥非常喜欢格里格的音乐。“在戏剧演出里,大家往往只能听到4段或8段音乐,很可惜,我很想将26段音乐完整地呈现出来。”于是,他对剧本进行了改编,由王耀庆分饰剧中的22个角色,把故事串联起来。在此之前,焦元溥改过《仲夏夜之梦》,让张艾嘉用声音塑造14个形象,串联门德尔松的音乐。

除了要演,他还得唱

这一次,为什么选择王耀庆?焦元溥说:“他长得很帅,看上去又有点坏,特别适合演培尔·金特这样一个浪荡子。更重要的是,我看过王耀庆的演出,一听他的声音,就知道他可以做这件事。他是一位真正有功力的演员,可以用声音来演戏。除了王耀庆,我想不到更好的人选。”

除了主人公培尔·金特,王耀庆还要扮演培尔·金特的母亲、情人等角色,男女老少都有。一人分饰22角,在舞台上会不会有点人格分裂?

和交响乐团合作,一人分饰22个角色,王耀庆让你从此爱上古典音乐

“演员多多少少都会有这样的症状吧。”王耀庆笑着说。通过声音、语气的变化,肢体语言的辅助和道具的帮忙,让观众感受到不同角色的个性。“虽然有22个角色,但通常情况下,你只要区分好正在对话的两个人就好了。”

和交响乐团合作,一人分饰22个角色,王耀庆让你从此爱上古典音乐
和交响乐团合作,一人分饰22个角色,王耀庆让你从此爱上古典音乐

除了26段音乐,乐手们还会配合剧情的发展制造一些音效。比如,用小号模仿马叫,比如,剧中有一段培尔·金特被大浪打到海里险些被淹死的戏,会有人喝一口水,用漱口的声音模拟呛水的音效。

王耀庆在剧中不仅要演,还要唱。剧中有一个三分钟的男中音唱段,本来要找专业的歌者来演唱,最后考虑到不打断叙事,就让王耀庆承担了。“还好是男中音唱段,王耀庆的音域足以胜任。要是男高音就没办法了。”焦元溥说。

和交响乐团合作,一人分饰22个角色,王耀庆让你从此爱上古典音乐
和交响乐团合作,一人分饰22个角色,王耀庆让你从此爱上古典音乐

他是这样爱上古典音乐的

王耀庆最早喜欢上古典音乐,是缘自一部叫做《古尔德的32个短片》的电影,电影讲述了钢琴怪杰古尔德的一生。“看了那部电影之后,我开始疯狂买所有古尔德的钢琴选辑。现在我开车的时候,车里一定是播放古典音乐电台。”

因为结识了痴迷古典音乐的焦元溥,王耀庆也在乐迷之路上一步一步进阶。他会常常发一些有趣的古典音乐演出片段给焦元溥看。比如美国作曲家安迪·秋保的《乒乓协奏曲》,这部作品2015年在上海夏季音乐节首演,除了交响乐团,表演者还有乒乓球运动员,他们在舞台上击出的每一粒球所发出的节拍声,与众多乐器等密切配合,完成了这一富有创意的实验作品。再比如阿根廷音乐家毛里西奥·卡赫尔创作的《定音鼓协奏曲》。在曲子的最后,演奏者要用尽全力一头扎进鼓里,才算完成表演。“其实古典音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它也可以很有趣,很幽默。”王耀庆说。

第一次完整听《培尔·金特》的音乐,让王耀庆觉得似曾相识。“里面有几段音乐大家也许都听过,只是不知道来自《培尔·金特》。”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时间里,王耀庆的表演,和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奏,衔接得十分紧密。“我们就像在一个空间里,用音乐和语言去画画,让大家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幕画面。”

虽然大多数观众都是通过影视剧作品认识王耀庆的,但他其实非常享受在舞台上表演的感觉。“它让你活在当下,像是把你摇醒,让你一定要专注在此时此刻,一定要在这一秒钟倾其所有,仔细检查你所拥有的能力——这让人有一种活着的感觉。”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编辑:苏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