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亡国之君”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被饿死在松柏林里

作者:周山图文

齐王建(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21年),亦称齐废王、齐共王,妫姓,田氏,名建,齐襄王之子,母君王后,战国时期齐国最后一位国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221年在位。

战国后期的秦国异军突起,自秦孝关开始进行综合性的商鞅变法,为完成统一大业,奋六世之余烈,军事经济力量迅猛发展。而原先跟秦国并称东西二帝的齐国,却自齐宣王、齐威王之后遭受灭顶之灾,差点被燕国给灭掉,自此之后一蹶不振。秦王嬴政在统一战争中采纳了秦相范雎的意见,远交而进攻。所以秦国对远在东面的齐国主要是采取结交、商贸、贿赂的手段,稳住齐国,破坏东方六国的合纵。

“亡国之君”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被饿死在松柏林里

齐国最后一任君主建,对于秦国的统一大业很好地予以了配合,双方发展双边贸易,整天有钱赚,不亦乐乎。当秦国除齐国之外的东方五国下死手的时候,五国多次向齐国求救,但齐王建稳坐泰山,作壁上观作,对垂死挣扎的五国视而不见。齐王甚至恨不得让秦国把东方的五国全部给吃掉,因为其中的四国跟齐国有世仇,可见亡国之君的视野有多宏伟。五国被灭,第六个是谁?不说齐王建脑子进水实在是难解我胸中愤恨!

“亡国之君”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被饿死在松柏林里

齐王建15岁登基,到秦始皇发动统一战争的时候,他已经做了40多年的齐王,齐国无战事已经接近半个世纪,齐王建成为了唯利是图的无为之君,在秦始皇眼里,齐王就是温水里的青蛙,死期将至,却浑然不知。当秦王嬴政在公元前221年灭掉燕国,兵锋直指齐国时,齐王手里仍有50万大军。齐王建本是想投降的,但被一个城门司马说服,之后,他决定反抗。

“亡国之君”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被饿死在松柏林里

齐王田建剧照

兵法有云,攻敌之上策莫如攻敌之心,如果秦军硬要攻打齐国,齐国的50万大军也是螳臂当车,难以摆脱覆亡的命运,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原则秦王嬴政是了然于胸的,所以他派出了一个叫做陈驰的说客前去齐国给齐王做思想工作。陈驰见到齐王之后就自作主张地说,如果你们齐国放下武器投降的话,就给你500里的封地。齐王建觉得这买卖合适,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齐国就这么被和平解放。

“亡国之君”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被饿死在松柏林里

秦灭六国示意图

表面上,秦王政感念齐王建数十年间与秦交好,认为其有“恭顺之情,免其诛死”,将其迁于太行山下的共城,安置茅屋数间,自繁华的齐王宫殿到这松柏森森的荒郊野岭,齐王建也终于体验到亡国之君的苦楚,但国已亡灭,感叹又有何用。秦王确实给齐王放了500里的地,但全部是一片树林,连搁脚的地都没有。齐王建到了这片树林之后,下场极为凄惨,最后饿死在一个山洞里,结束了其悲哀的一生。

“亡国之君”齐王建(齐襄王之子),被饿死在松柏林里

魏、韩、赵三国作为齐国的屏障,三国被灭亡时,齐国居然没有感觉到唇亡齿寒,还相信收受了秦国好处的大臣们的蒙骗,说:“盗将爱我而不攻”。齐国灭亡后,齐国百姓怨恨齐王建不早点与诸侯合纵攻秦,听信奸臣宾客之言,致使国家灭亡,因而编出歌谣说:“是松树?还是柏树?使齐王建迁往共地,还不是宾客招来的祸?”这是痛恨齐王建不详察宾客的真正面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