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借助手头的交通数据,我们发现了酒驾者在年龄、性别和地域的分布上有这样的规律,酒驾人群和失信人群还有一些有趣的联系……

---------------

手把手辅导,教会为止

距离课程开始仅 1 天

用云实验环境

完成第1个数据科学项目

美国大选数据分析与可视化

电商销量预测

海量文本分析

3月18日开课 小班辅导

名额有限 欲报从速

详情见文末

提到酒驾,最先想到的是这样的段子:一个司机喝酒后,遇到交警查酒驾,主动要求对着仪器测酒驾。交警瞪他:走路的来吹啥吹,给我滚远点!然后司机不服气地开了车来到交警面前:现在让吹了吧,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生活中,酒驾司机就没有段子里那么可爱了。世界卫生组织的事故调查显示,大约50%-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驾驶有关。酒后驾驶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车祸致死的首要原因。酒驾的老司机们,正让每一位出行者心怀恐惧。

身边的妹子们也常为交通安全忧心忡忡。她们常问,怎样才能不遇到酒驾司机呢?如果能对酒驾老司机们出没的时间段和常去地点有所了解,是不是这样就能避开他们了呢?借助手头的交通数据,我们今天就来分析一下吧。

知己知彼

酒驾司机中30~45岁男性占比最高

 ▼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欲破酒驾司机的金刚阵,首先要对“目标”有所了解。

从上图中可以发现,酒驾司机们以男性为主,女性极少,不过二者年龄都主要集中在30~45岁。此时的他们处于事业的上升期、巩固期,应酬比较多。

今后再有这样的老司机来约你,记得要三思而后行哦。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观机而动

夜晚凌晨高发,工作日休息日峰值不同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那么,酒驾司机最喜欢在什么时间活动呢?

如图所示,酒驾的高峰期集中在晚上23:00到凌晨3:00,而其中酒驾最频繁的时刻就是23:00到零点之间。此时正是大部分饭局集中结束的时刻,“酒酣胸胆尚开张”的老司机就常常在这个时刻出现。

本座要提醒的是,喝呆了就在后座微微笑吧,别开车了呀!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而在时间之外,大家都懂的,在工作日与非工作日,人的作息完全有可能在不同时区。一个是第二天要闻鸡起舞,一个是第二天能睡个天昏地暗,老司机们的活动时间还一致吗?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以周五与周日为例,从图中可以看到,酒驾发生的高峰时间有明显差异。与上述分析一致,二者的高峰同样出现在晚上21:00到凌晨4:30;但不同的是,周五偏向于深夜,周日则偏向于凌晨,或者说周六的饭局往往持续到第二天凌晨,周日晚上的饭局则相对较少。

毕竟第二天是“黑色星期一”,若晚上太疯狂,隔天起床岂不是要像隔壁日本朋友一样,痛苦到分分钟要做“切腹”运动啊!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按图索骥

酒驾司机最爱在哪里出没?

避开以上时段出行,几乎就可以避免99%的酒驾吧?可是谁家不会参个聚会、庆个节日啊,晚上要出门怎么办呢?遇见酒驾就像是遇见那个对的人,不仅要在对的时间,也要在对的空间,二者缺一不可。那么偏爱夜间活动的老司机喜欢在哪些地方出现呢?

以深圳市为例,我们制作了一张酒驾高发地点示意图,如下图所示,酒驾发生的地点大多集中在宝山区、南山区、福田区和罗湖区。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为了探究酒驾司机的习性,我们先总结了高发地区的特点: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可见,酒驾高发区域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商铺密集繁荣,消费场所丰富,即便在深夜也能有较多选择;二是分布有高速道路,交通便利。纳尼?喝酒后还爱上高速?在酒精的作用下,一些老司机果然胆大包天。夜间的高速路,值得你加倍小心!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闻一知十

酒驾跟个人信用关系有多密切

近年,各地公安部交管局都在积极推进酒驾醉驾与个人征信挂钩,加大信用惩戒力度并推动个人守法自律。可是你知道吗?对比酒驾人群和失信人群,居然还发现了以下特点——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如图所示,不管是金融逾期的人群比例,还是法院老赖的出现概率,酒驾群体的失信几率几乎都是普通人群的三倍呢。

如果一位有醉驾记录的老司机一脸真诚地找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呢?从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你得多留神哦!

交通数据分析帮你避开99%的酒驾司机

高达50%的酒驾事故率确实可怕,不过随着政府查处力度不断增大,各地酒驾率、事故率均有所下降。妹子们也可以比较放心地上街“逛吃逛吃“啦!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部分城市和地区的交警已经可以使用大数据实时监测交通状况,均衡分配警力查酒驾,可减少以前因警力分配不足而有漏网之鱼的现象哦。虽然对于酒驾的查处和惩罚力度不断增强,不过要根除这种现象,还得让“喝酒不开车”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准则哦。

直接代价

酒驾:驾驶证记12分,暂扣6个月机动车驾驶证,1000元罚款。 醉驾:约束至酒醒,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 酒驾营运机动车:处15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驾营运机动车: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因酒驾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禁驾。

附加代价

征信:如果醉驾,律师、医师会被吊销执照;国家干部、公务员、法官被开除公职,开除党籍;参军、入党、出国、留学受限制。家长醉驾入刑,犯罪记录伴随终身,子女入党、上警校、考公务员都会受到限制。 经济:因醉驾判刑被用人单位辞退,无法获得经济补偿;导致事故后,保险公司不予理赔。如果因为饮酒或者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坏,财产损失更多,代价更高。 入刑:一旦发生事故,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原文发布时间为:2017-03-18 本文来自云栖社区合作伙伴“大数据文摘”,了解相关信息可以关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众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