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话艾默里奇:20年前的《独立日》回来了,So?

作者:第一财经YiMagazine
好莱坞有个不成文的规定:续集开发的最佳时期是3至5年。但对于福克斯来说,早就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的《独立日2》需要成功。
对话艾默里奇:20年前的《独立日》回来了,So?

无论是名字,还是情节,《独立日:卷土重来》都在时刻尽力帮我们回忆起第一部——那个由刚成名的威尔·史密斯主演的、讲述地球人如何打败外星侵略者的故事。

整部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镜头是:欧肯博士(就是那个长头发的怪科学家)从昏迷中突然睁开了眼睛,然后问他身边的朋友“我们赢了吗?”

假如你足够“老”,而且恰好看过这部电影,就会立刻意识到:原来这个家伙已经昏迷了整整20年了——嗯,从第一部《独立日》上映的时候算起。

在好的原创故事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开发续集确实已成为电影创作的一个多快好省的捷径了。这不,连一向以创新自持的皮克斯,也开始频繁开发续集了。

如果你是一个爱怀旧的人,《独立日2》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怀特摩尔总统,莱温特父子,欧肯博士等等前作中主角都回归本片。年岁渐长、正全力培养下一代的史密斯虽然“因为档期和片酬的原因”并未出现,不过他扮演的角色的儿子成了这部电影的主角。

1996年,《独立日》创造了7亿美元的票房纪录,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这不仅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从此爱上了拍灾难片,也帮助好莱坞商业电影开创了视效大片的新套路。

艾默里奇曾经多次表示过“最讨厌拍续集”,不过或许是因为最近几年他的影片普遍口碑不佳,或是受到了重启后聚焦了无数关注的《星球大战》等电影的启发,或者单纯是如他所说,被福斯的“一再要求”打动,《独立日》就这么“卷土重来”了。

但不同于《星球大战》等续集电影重新创作了新的故事线,并平衡了前作影迷和新观众的口味,《独立日2》似乎更偏向于专为爱怀旧的老影迷量身定做。新作本身想要讲的故事几乎与第一部一模一样:外星人入侵、地标性建筑毁灭、人类开始反击、遇到挫折后英雄出现,最终人类取得最终的胜利。但要知道,现在的观众已是见惯了特效和大场面的了。

在好莱坞,续集因为有前作品牌基础,所以易获得关注,但也正因为如此,很容易被前作的光芒所拖累,也就是说,这是件高风险高收益的事情。

好莱坞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续集开发的最佳时期是3年至5年。巧合的是,另一部续集电影《惊天魔盗团2》与《独立日2》同一天在中国内地上映,但它与首部仅仅差了3年。

6月24日《独立日2》中美同步上映后,中国首周末票房为2.4亿元,相比投资更小的《惊天魔盗团2》将近3亿元的票房,这并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成绩。

但福克斯却需要《独立日2》的成功。整个2015年,福克斯虽然以27.3亿美元的总票房成绩在好莱坞六大片场中排名第三,但这一数字与前两名环球(68.8亿美元)和迪士尼(49.85亿美元)的成绩相差挺远。

而排在它后面的华纳、索尼等公司也不可小觑。前者今年加大开发dc漫画品牌,有对抗迪士尼旗下的漫威的势头,后者则通过与漫威的合作,重启了曾主要倚靠的《蜘蛛侠》系列。

反观福克斯,手里的“吸金保证”只有演员已大换血的《x战警》系列。它亟需更多新品牌系列——去年口碑不佳的新《神奇四侠》全球票房和制作费将将持平,已失去了资格;《死侍》虽然收入比非常高,但r级(17岁以下不能独自观看)的定位,多少受到了限制。

新的希望就落在了目前imdb网站评分为5.9分,烂番茄新鲜指数仅为34%的《独立日2》身上了——艾默里奇已开始考虑《独立日3》了。

对话艾默里奇:20年前的《独立日》回来了,So?

我们还跟艾默里奇聊了聊,看看他对续集的看法——

对话艾默里奇:20年前的《独立日》回来了,So?
2016年06月22日,导演罗兰·艾默里奇(roland emmerich) 在北京参加电影《独立日2》首映。

q:20年之后再来拍《独立日》有什么感觉?

a:第一部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单独的片子,很多年之后还有很多人问我,你是不是要拍续集,我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独立日1》中,我们大部分特效都用的是微缩模型来实现,我在拍《2012》这部片子的时候是第一次使用数字摄像机,后期都是在电脑上做的。那次我就在考虑我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一下再拍一下《独立日》,cg已经可以在电影中创作出整个世界了。

跨越20年这事儿很有意思,也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也许从《独立日2》开始这就不是一个单独的片子了,我们可以把它拍成10集,因为之间发生的很多事情,我可以创造下一代的演员做这些之前做不到的事情。

q:有些续集很棒,有些续集很差,这会不会让你担心?

a:我不喜欢“续集”这个概念,因为大多数时间,续集只是重复前一个片子,但是偶尔也有好的续集能给人们带来全新的感觉,比如《异形2》《终结者2》,这都是非常棒的续集,我只是有一些紧张,因为我不想再“炒冷饭”。

我认为《独立日:卷土重来》像一个转型的新片子,因为有一些老的角色也有一些新的角色,在下一部电影中我可以更关注于某些关系,比如两位男主角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部里变得非常好,所以我也在下一集会更加关注于发展他们两个之间的关系。

在片子的末尾,他们也讲到了星际旅行。这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而现在影片中这些角色有了这样的技术,在下一步电影中,更像一个传统的科幻片,会有很多宇宙的、太空的片断。

q:您是怎么看待《独立日》这部电影的品牌价值的,做系列片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

a:当你要拍这样的片子的时候你应该放眼更大的层面,比如这个电影的核心宗旨是什么。我觉得在团结的世界中拍一个片子是更有意思的,因为如今的世界是比较分崩离析的,有很多人与人之间的不合,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总体来说即使人们进入太空,人们也是以人本为主的。我们作为人类要为人性而战,在太空中在愚拙中为人性而战,我觉得这是一个大的主题。在下一部电影中,你会学到更多的关于外星人的事情,你会学习到更多的关于人类的起源。

q:蒙牛牛奶在片中的植入非常的直接,有没有想过这个植入可能会拉低整个电影的档次?

a:当你要拍这样的片子总会有人来跟你说我们希望给你广告费,如果你用我们的产品。每一个电影人都希望拍出大家耳熟能详的电影,在电影中有的时候是比较困难的。在美国的片子中几乎经接受这个现实了,我还拒绝两三个产品,我是有权利拒绝他们的,但我觉得蒙牛挺搞笑的,是来自于中国的牛奶,而且出现在中国的驻月球基地上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