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作者:临江羡鱼

商朝经历武丁盛世,文治武功都达到了顶峰。但人终究也只是生命体,随着岁月流逝,生命也终将终结,武丁这位伟大的商王也终长眠地下。武丁之后,他的两个二字祖庚、祖甲相继继位,延续了商朝的兴盛局面;但祖甲的某些政策,为后来商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患。

由于甲骨文中鲜有记载商朝君王传承的政治事件,我们关于祖庚继位的经历只能通过后代的史书还原。

商王武丁有三位嫡子作为备选继承人,分别是祖己、祖庚、祖甲。

祖己作为长子,素来有孝子贤名,而且敢于劝谏武丁,有比较高的政治素养,并且得到众多臣民的青睐,应当是作为商王的不二人选。但由于祖己的母亲早逝,在位的商王后为使自己的儿子祖庚继承商王之位,便开始使用手段向武丁进谗言,最终武丁被流放民间,死于乡野。祖己应当死于武丁中期。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殷高宗商王武丁

《太平御览》:殷高宗有贤子孝己,其母早死,高宗惑后妻之言,放之而死,天下哀之。 《史记·殷本纪》:帝武丁祭成汤,明日,有飞雉登鼎耳而呴,武丁惧。祖己曰:“王勿忧,先修政事。”祖己乃训王曰:“唯天监下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中绝其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附命正厥德,乃曰其奈何。鸣呼!王嗣敬民,罔非天继,常祀毋礼于弃道。”武丁修政行德,天下咸欢,殷道复兴。

也有人认为武丁将祖己流放,是为了让他远离商王的争夺战,是一种变相的保护;同时效法当年的自己,在民间历练,增长见识,锻炼能力。

祖庚是武丁次子,也就是害死祖己的王后所生的儿子。在母亲阴谋诡计的帮助下,祖庚最终继承商王之位。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祖庚

祖甲是武丁的小儿子,更受宠爱。武丁晚年之时想传位于祖甲,但祖甲深知其中的危险。于是称自己最年幼,自己如果争夺是为不义,王位应当传给哥哥祖庚,然后祖甲逃到民间避难。直到7年后祖庚去世,祖甲才回到中央成为新的商王。

以上的记录大多来自《太平御览》,而此书是北宋的官修史书,明显带有儒家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的润色,是宋王朝和儒家宣扬统治的工具。例如武丁与王后对祖己可以不慈,但祖己必须要孝;祖庚作为兄长对弟弟祖甲可以不“友”,但弟弟祖甲对哥哥祖庚必须要“恭”,这都有明显儒家道德观的色彩。所以说,此书对这件事的说法是不可尽信的。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太平御览》

我认为以下或许更接近事实:武丁中晚年,他的三个儿子为了争夺商王之位而爆发了一场血腥斗争。

这种推测是基于两点:一、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上最高权力的争夺往往都是伴随阴谋和血腥的,这是历史的共性,也是人心的共性。二、商代从未明确确立类似于周代“嫡长子继承制”的王位传承制度,这也是王位争端的根本。商代王位的传承多是兄终弟及,甚至爆发过争夺王位斗争的“九世之乱”。

由于武丁帝在位59年才去世,等到祖庚继位的时候他的年龄应该已是五十岁往上。在当时平均年龄仅为35岁的年代,祖庚已经算是一位老人了。祖庚只做了十一年的商王便去世了,之后弟弟祖甲继承王位。

祖庚在位期间算得上守成之君,太平天子。他继位后曾命人作《高宗之训》,就是将父亲武丁执政期间的训诫、训导之言和经验教训记录下来,以作为施政的指导和参考。

有着父亲开创的盛世,祖庚只是谨守法度,秉承父亲的政治训导,不肆意妄为,延续了商朝的强盛局面。

历史记载:

《竹书纪年》:祖庚,名曜。 元年丙午,王即位,居殷,作《高宗之训》。 十一年,陟。

在《史记·殷本纪》一文中,司马迁记载祖己在祖庚即位后仍然活着,上表武丁之德行,为武丁定立庙号位商高宗,并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两篇以匡正祖庚。且《史记》注解中只认为祖己是当时的贤臣的名字。

祖己是武丁之子,也曾被立为太子,这一点在甲骨卜辞中都可以找到证据。在武丁之时和之后的商朝的祭祀谱系中,祖己在祭祀之列:在武丁时代的卜辞中被称作“小王”;其弟祖庚、祖甲在卜辞中称他为“兄己”;其侄康丁在位时的卜辞中称他为“小王父己”;在最后两任商王帝乙、帝辛(商纣王)的卜辞中,称他为“且己”。

由此可见,祖己在武丁之时确是太子无疑,并且拥有较高的政治地位。由此可见《史记》关于祖己的记载是错误的。

《史记·殷本纪》:帝武丁崩,子帝祖庚立。祖己嘉武丁之以祥雉为德,立其庙为高宗,遂作高宗肜日及训。

在历史上,应当将祖甲的商王生涯分成两段来看,他的商王生涯的前半段和后半段是迥然不同的。前半段励精图治、征讨西戎、重作《汤刑》、爱惜民力,维持了商朝的兴盛局面;后半段确立周祭制度,昏庸乱国,商朝自此又乱,史书上称“帝甲乱之,七世而陨”。

祖甲做商王的前半段

祖庚去世之后,祖甲回到都城殷继承了商王之位。祖甲做商王的前半段,遵行父兄的政治策略,开拓进取,爱惜民生,维持了商朝的兴盛局面。

一、征讨西戎:

祖甲之时,生活在西北的游牧民族西戎的一些部落,屡次侵扰商朝边境。祖甲十二年,亲自率军征讨西戎,取得了胜利;第二年,西戎部落派遣使臣前来进贡。

祖甲的此次亲征,打败了外敌的入侵;同时向外敌展示了商王朝的兵峰未衰,震慑外敌。

值得一提的是,在战后不久,因组绀战功卓著,被任命为邠侯。组绀就是周文王的曾祖父。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周文王像

二、重作《汤刑》

一般认为,《汤刑》是商朝建立之后制定的刑法法律的总称,因追念商汤建国之伟业,所以用商汤的名字命名。这是一部初具规模的奴隶制的成文法典,注重刑罚,据说刑罚的罪名有300条之多;而他主要实施的对象并非普通民众和奴隶,而是针对贵族奴隶主和商朝官员的。祖甲二十五年,重新修订《汤刑》,这一事件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商汤

1、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和官员对于平民的压榨,缓和了奴隶主阶级和平民阶级的矛盾。

2、触动了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加剧了奴隶主阶层和商王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商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3、对后世影响深远,战国时代的法家深受其影响,有“刑名从商”的说法,但《汤刑》早已散佚,今人无法得观。

祖甲做商王的后半段

一、确立周祭制度:

之前也讲过,商人重祀,但在祖甲之前的祭祀活动所祭祀的对象和顺序是十分杂乱的,于是祖甲时期创建了“周祭”之法。周祭这一现象是甲骨学大家董作宾先生最先发现的,因为在甲骨卜辞中是从祖甲时期开始才出现了“周祭”的现象。

周祭是怎样一回事?

按照商王及其王后的世系顺序,并结合庙号(商王及其王后死后,商王朝会对应相应的天干给予庙号)采用彤(彡)、羽(翌)、协(劦)、祭、(甲骨文中是一个上下结构的组合字,从上往下依次是:才冖白匕)五种祭祀典礼从按照先公、先王的顺序从上甲微开始轮番祭祀,一直祭祀到现任商王的前一任。以祖甲时代为例,从每年的第一旬开始,对应十个天干、按照商王和王后世系顺序、从彤祭仪式开始,甲日开始祭祀上甲微、乙日祭祀报乙......癸日祭祀主癸,如此第一旬结束;然后以此类推,直到祭祀到祖庚为止,第一种祭典完毕,之后再按照上述方法,用第二种祭典进行祭祀,直到第五种祭典将所有先王祭祀完毕。有学者研究,按照上述流程祭祀一圈,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然后下一年继续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二、周祭制度对于商朝的影响

1、周祭制度,集中体现了商代的祖宗崇拜,使商代的祭祀系统更加严密规范,使商王朝的祭祀活动达到顶峰,也使祭祀对于国家大事的影响更为巨大。

2、周祭制度几乎是年年不休、日日不休的进行祭祀,势必会耗费大量的金钱、牲畜、粮食等,在生产力并不发达的商代,周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逐渐蚕食掉商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

3、商王朝统治者为持续祭祀,就会把资源的索取转向平民阶层,继续对外用兵以获取战俘,这样所有的压力都转向了平民阶层和奴隶阶层,造成了社会矛盾的彻底激化,商王朝逐渐丧失统治的阶级基础。

4、周祭制度的兴盛,也使得商地方宗室、方国祭祀的兴盛,这就造成了祭祀权逐渐脱离于王权,而祭祀权则被地方的奴隶主所掌控,商王逐渐丧失神权统治;而商朝后期商王为了争夺神权,势必会和地方奴隶阶层走向对立面,商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已然无法调和,而小奴隶主们最后倒戈相向,投向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一同讨伐商朝,直接导致了商朝的灭亡。

值得一说的是,《史记》中称祖甲淫乱,这只是孤证,在其他史书中并未有同类说法。

《竹书纪年》:祖甲,名载。 元年丁巳,王即位,居殷。 十二年,征西戎。 冬,王返自西戎。十三年,西戎来宾。 命邠侯组绀。 二十四年,重作汤刑。 二十七年,命王子嚣、王子良。 三十三年,陟。 王旧在野,及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庶民,不悔鳏寡。迨其末也,繁刑以携远,殷道复衰。 《国语》:玄王勤商,十有四世,帝甲乱之,七世而陨。 《史记·殷本纪》:帝祖庚崩,弟祖甲立,是为帝甲。帝甲淫乱,殷复衰。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堪称国之重器的后母戊鼎,就是在祖庚或祖甲时期铸造的,是为了祭祀武丁的首位王后妇妌,她死后庙号为戊,所以也称作妣戊。她也是商王武丁的三位王后之中唯一葬入商代王陵的。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后母戊铭文与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造型厚重典雅,纹饰美观,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商代青铜礼器,也反映出了商代高超的青铜制造工艺,是商代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后母戊鼎因鼎腹壁之上有“后母戊”三字而得名,原被郭沫若识作”司母戊“。但有个奇怪的现象,司母戊鼎已将”司“该做”后“,但向司母辛鼎、司母辛铜四足觥、司母癸铜方尊等器物却仍以”司“字命名,铭文上同样的一个字官方为何会有两种不同的解释?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司母辛鼎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司母辛铜四足觥

祖庚、祖甲相继为王,商朝持续兴盛,而祖甲的施政为亡国埋下祸端武丁之后的“商王争夺战”祖庚谨守礼法,延续商朝盛世关于《史记·殷本纪》对祖己记载的勘误祖甲商王生涯迥然而异的前半段和后半段题外之话——后母戊鼎

司母癸铜方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