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参加全国“两会”九年,今年感触最深!

参加全国“两会”九年,今年感触最深!

习总书记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令人备受鼓舞,本报记者电话连线当时在场的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张雅英,听听她的参会感受——

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3月5日在北京开幕,我市全国人大代表——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张雅英在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并与黑龙江代表团一起亲身感受到习总书记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的热烈氛围。3月8日,记者以电话连线的方式采访了张雅英,听听她的感受和看法。

近距离感受总书记对黑龙江的关切

“已经是第九年参加‘两会’了,每年参加都有全新的感受,尤其今年最让人感动和温暖!”3月8日中午,正值全国“两会”召开间隙,记者电话连线张雅英时,她刚刚接受了黑龙江媒体的采访。谈到此次参加“两会”的最大感受,张雅英说,3月7日习总书记参加黑龙江省代表团审议时的场面令她终生难忘。

张雅英说,当时她就坐在离习总书记几米远的侧方,总书记刚进来时表情严肃,很有领袖风范,在随后的互动交流中他面露微笑,言谈亲切,现场氛围非常融洽。“作为一名基层代表,能近距离、面对面地和总书记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心情非常激动,同时也深受鼓舞,提振了士气。”张雅英说,让她感动的是,总书记虽然第一次到黑龙江代表团,但他对黑龙江过去、现在的情况非常了解,对我省将来的发展也有宏观的设计和安排,对黑龙江的工业、农业、林业发展、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等非常关心,足见党中央对黑龙江的重视与信心。

对总书记提出的“人才战略”感慨颇深

张雅英说,当代表们谈到大学生创业等情况时,总书记不时插话询问具体情况。他对我省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情况以及就业困难的人员如何安置等,尤为关注。总书记提出的“人才战略”也让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张雅英印象深刻。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张雅英在听取了习总书记对人才战略方面提出的问题时,归纳出的感受。她觉得我省应结合实际情况,更新树立新的人才关、质量关,从体制上、机制上防止我省“人才流失”的突出问题,将人才留在黑龙江。习总书记在现场提出,南方一些城市已经结合本地发展特点研究出一些措施和办法,值得黑龙江借鉴。另外,应营造好的环境和氛围,从基层、基础做起,把人才“选、育、用”工程做好,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以考试论英雄,注重多元化培养,能够让人才在社会上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张雅英告诉记者,她今年带来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责任感的教育等方面的议案和建议。 “作为基层代表,我会在以后多到基层调研,多提行之有效的建议,也会把两会的精神带到工作实践中去,高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