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C++程序设计三周教学记录

从第五周到第八周,除去第七周的国庆,c++共上了三周的课。大一新生三周能学会些什么?他们已经能输出漂亮的星号图了。身为老师的我,和这群大孩子一样高兴。同学们的努力令我感动,自己的不少非常规的想法和做法在他们的配合下正在起着作用,我已经感觉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将就此找到感觉,不光是专业学习,而是整个大学生活,在忙碌和不断出现的困难中,在快乐和不断冲破束缚的过程中,享受大学带来的一切。

原先安排第四周开始讲课,三次课后才上机,我已经计划好有充足的时间先“纸上谈兵”。程序设计的功夫在上机之外,一个周密的计划想了一暑假了。

这两周的工作,让我感觉到有些累了。一般课程,构思好方案,做好ppt讲稿即可。课前看一看,直接去讲。而在对我和同学们都是挑战的这门课程中,每堂课前,我都要写出供同学们用的课堂记录,教材中缺失的材料需要亲自去写,还有实验方案,都是全新的做法。有几天都是早晨三四点钟早早醒来开始写作的。

幸亏有了国庆节放假,抽出了宝贵的整时间备课,一口气将讲义做到了第5章,总算有了点积累了。但一个问题始终没有下决心:是开始按步就班依教材讲语法,还是再抛开教材讲编程思想和方法。一部分同学已经开始对这种教学方法不适应了,教学进度貌似也不允许我再自由下去。

由于其他课的任务也不算轻,实验指导写得不顺,直至星期一晚上才写完,自己也还是很欣赏这种调皮的文字。星期二吃过早饭,再次审核每一个细节,打印出需要的材料。将收集到的学生博客一一打开检查,我需要找出进度慢的同学重点关照。我组织同学们分了学习小组,也一再强调不能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学习中集体的力量是无穷中,好的氛围将是所有人进步的保证。

上课时间到了,我首先抱歉地告诉大家,我还是决定再一次用大家并不习惯的方式上课,这是为了以后让大家学得轻松些。同学们给予了支持。课后作业就是为第二天的实验做准备,各小组要安排一次集体自习彼此启发。学生事务助理复印的实验指导材料也发给了大家。我知道,这是一项不轻松的任务。

星期三中午,当我到达教室时,我被同学们感动了。除了在趴在桌上午休的,手中就是我发下的材料,在纸上画着绕来绕去的流程图,写着没有正式学过的代码。有些同学的指导材料已经显得发皱,上面布满了字迹,显然是用功不少了。询问了同学们的掌握程度,我决定先用二十分钟再强化思维训练。这是关键,花多少时间都值。在今后,同学们的听课可能会更自然些,因为贺老师要按着课本顺序来了。当然,歪点子也将不少,但经历了前三周的考验,同学们是能顶下来的。

于是,有了两个小时后我看到的一幕:不少同学输出了漂亮的星号图。整个过程我清楚,这不是抄别人的代码看看出什么结果,而是自己自顶向下的设计后写出来的。这标志着他们设计的思维开始建立,这是一个完美的开端。晚上回家统计,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提交了合格的报告。

美好的过程,这是我理想的教学。感谢这几年习练梅花桩拳让我乐于不断改变,也谢谢我这几年坚定了的永不放弃的境界,更要感谢这帮学生的付出。学计算机的不会编程?天大的笑话,我们将把这种不可思议的现实抛到东门外一百米以外的地方。

有人会质疑:“老贺说大话了,你的学生好表现才三周。”漂亮的星号图给我底气,完美的开端给我信心,我们将一直笑下去。

(写于2011年10月12日,2011年12月10日复制到csdn)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