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设计平面坐标点类,计算两点之间距离、到原点距离、关于坐标轴和原点的对称点等
【分析】本题中引入的新内容包括:(1)对象作函数的参数:double distance(cpoint p) const,同时,这个函数是常成员函数;(2)函数的返回值类型不是简单类型,而是类:cpoint symmetricaxis(symmetricstyle style) const,使用枚举类型可能对一些同学而言也并熟悉。
【讲解视频】
【参考解答】
对比第46行开始的cpoint::distance(cpoint p)函数定义理解下面的内容。
【要点理解】
有同学提出能不能在参数中给出两点,求这两点间的距离?当然可以。看下面的例子
【讨论】这里涉及到两种对求距离的处理方法
方法1:用类的成员函数实现
成员函数的定义
调用成员函数求距离:
方法2:用一般函数实现
调用函数求距离:
(1)在方法1中函数调用d=p1.distance(p2);是典型的面向对象思维,求距离distance是对象p1的行为,是p1的功能,是p1求对p2的距离,p1是这个动作的发起者,p2为这个动作提供数据;方法2是面向过程的思维,在main()函数中,由main()作主求距离,求的是p1和p2距离,p1和p2地位平等。
(2)在方法1中,p1的数据成员x和y在类的成员函数中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用this->x和this->y访问,这是内部事务;而在方法2中,已经不是类的地盘所在,p1.x、p1.y不能访问对象中的私有成员,需要定义访问私有成员的接口getx()和gety(),才能得到对象中x和y的值,信息隐藏在此发威。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