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扶贫之路梦想家宋睿:女一等秘书在村100多个月,全村年轻人

作者:东方今报

猛犸象新闻东方今日记者肖萌实习生李文轩/温采访者图片

一个村庄在九年内会改变多少?答案是:扭转局面。

扶贫之路梦想家宋睿:女一等秘书在村100多个月,全村年轻人

2月25日,国家统计局河南省调查组第一书记宋睿在北京接受"中国脱贫先进个人"表彰。村里一书记是抗贫攻坚的"最可爱的人",但国内很少有像宋睿这样连续奋斗了近九年的女性第一书记。到目前为止,她已经在村里驻扎了100多个月。

扶贫之路梦想家宋睿:女一等秘书在村100多个月,全村年轻人
扶贫之路梦想家宋睿:女一等秘书在村100多个月,全村年轻人

(宋睿(右一)和王春玲,易县古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贫困分散的村庄成为全国的"孝道示范村"

"当时,我不懂扶贫,我来到一个2400多人的村子,村里只有两个年长的村干部,压力很大。想起刚驻扎在河南省弯柳村,宋睿在电话里笑了。

扶贫之路梦想家宋睿:女一等秘书在村100多个月,全村年轻人

时间回到2012年10月,当时没有工业,没有集体收入,村民的心散落,麻将成风,村里的垃圾到处都是,坑里散发着气味。第一到的宋睿,一把手,不是很受欢迎,即使她不容易赢得扶贫钱,村民们还是无所事事,手伸手去拿钱。

宋睿意识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的是意识形态贫困。"有美德和财富,我们首先在村子里开了一个道德讲堂。起初没有地方说话,在村里小学的房子里,一间房子可以坐二三十个人,然后我们搬了企业家,给我们捐款建了一个简单的董事会会议室。我们传播"孝道文化",不时邀请全国各地志愿者、道德模范到大家讲讲优秀传统文化,讲节俭家庭。"

通过"开讲堂、讲授孝道、树孝风、孝制度"的选拔活动,折柳村"好婆婆""好太太""好村民"十大孝心"评选活动,村民们从一开始观望,不听讲课,到后来的占用讲课,激发了全村的正能量, 为下一步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基础。

2014年8月底,弯柳村成为中国第17个"孝道示范村"。以此为契机,宋睿带领村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组织文化队、各地歌唱队表演,组织村民到家里闲置室做成"孝爱房",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弯曲的柳树村的心完全团结在一起。

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人都来欣赏它

2015年和2017年,宋睿在村里的两处住所都到期了,村民们在得知金琪送人留下来后,赶到村部。看到这样的乡亲们,宋睿一次又一次地决定留在乡下打仗。

建造扶贫工厂,修路,修校...水稻虾养殖基地、有机蔬菜基地、生态种植园等项目随行轮换,7家外资企业来到村投资,在此形成村级扶贫产业园。2019年,该村落地了该村的第七个项目——电子商务物流园;全村人均净收入从2012年的不到2000元上升到1.5万元,近八倍;村集体收入从0元增加到27万元。一旦"道德讲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让村民们可以听到金一南、孟曼等全国知名学者和专家的讲座。

扶贫之路梦想家宋睿:女一等秘书在村100多个月,全村年轻人

(玉县本德柳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最让我高兴的是,年轻人都回到了村子里。他们在村里一个月可以拿到7000元的高薪,而清洁阿姨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现在村里每个人都有工作要做,人人都能挣钱,人人不够。宋睿告诉记者,许多来自其他省份的年轻人从互联网上看到彝柳村的变化,被这里乡村振兴的前景所吸引,来自江西、浙江、黑龙江、广东等省市的20多名年轻人都驻扎在这里。 来这里学习,为村里的连建德孝文化建设服务,有的已经停留了两年多。

如今,该村已吸引了170多名县、市领导学习,全国已有30多个村庄与该村携手共建。

扶贫之路梦想家宋睿:女一等秘书在村100多个月,全村年轻人

(本德柳村2020年春节联欢晚会暨表彰大会)

"2021年,我们准备'一村百村',带动全国100村的发展。乌兰浩特的领导也要把他们的基层干部带到我们村去学习。弯柳村为他们提供服务,签订合同,由我们的老师讲课,由我们的村民分享。"宋睿说。

新年旗将再次成为"老黄牛"。

2021年,宋睿和村民们也将建立自己的旗帜。"一是要全面完善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到村里学习传统文化;二是要做好电子商务物流园平台,帮助村民销售有机农产品;第三,要继续建设'四铁'村级干部队伍,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村发展,毕竟村民是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宋睿说,村里花了9年时间走出了一条"党的建设领导、文化复兴、道德教育、产业发展、扶贫、乡村振兴、人民幸福"的道路,历程艰难,但找到了一条路,即把文化放在人民心中。

回顾在村里路近9年,宋睿表示,他最大的收获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只要有人民的心,群众的心,就能做好,人民真的"心里有一根杆子"。"不,我们都可以学习。总书记讲得好,我们会按照总书记说的去做,其实很简单。9年了,我现在在村里有第四轮,弯柳村是我的家,在成长过程中最快,最大的收获是我自己的,过去不会,会现在,过去不敢,现在敢,老百姓把我当亲戚,我也把乡亲当亲戚。"

这次来北京要得到认可,宋睿除了兴奋、兴奋,还觉得这是她新的鼓励和鼓励。"这不仅是一次总结会,更是一次动员大会,乡村振兴,我还是很有信心的!"我和我们弯柳村党支部会做好村民的骡牛,做好老黄牛的乡村振兴工作。"宋睿说。

突发新闻、权利、搜索、帮助,请拨打东方新闻热线16603712315,(0371)65830000,欢迎您随时向我们提供新闻线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