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马志明先生是相声泰斗马三立大师唯一一个以相声为业的儿子,他是无数相声观众眼中的传统相声大家,他被业内人士和很多曲艺迷尊称为“少马爷”,他一直以“笑匠”自诩,他本人所表演的新相声《纠纷》《夜来麻将声》《自食其果》以及《五味俱全》都是脍炙人口的名段。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其中《五味俱全》是马志明改编表演的新相声作品中的得意之作,而且还颇受马三立先生的赏识。

这段相声讲述了一个武侠迷为了名利,编写了一本《苦辣酸甜咸》的小说,在这本书的最后高潮章节中,五味大侠和反派四大魔头在珠穆朗玛峰上的梅花桩上决斗,一场大战造成了海水变咸的结果。而武侠迷的这本书,一次印刷800万本,还都被人抢购一空……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五味俱全》最初的脚本并不是马志明自己创作的,但后来经过马志明的细心加工,里边很多包袱儿,都是按照马氏相声的手法加工的。连练,带改本子,马志明一共用了二十天的时间,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在一次相声大赛上,马志明表演了这个段子,马三立在台下听完了之后,亲自摘下一个自己戴了几十年的戒指,交到马志明的手上:“这个给你吧!”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马志明自己回忆到——“我这个《五味俱全》,别人说(好的)不少,最难得的就是我父亲。从一般来说呢,我父亲不怎么爱听相声,他自己琢磨他不爱听别人的。他在中青年以前他听,他老年以后,听个一句半句。他特意找到我“你把那个《五味俱全》给我录一盘儿,我听。”他没事就拿录音机放这段,反复地听,甚至于他都背下来了,老爷子对我的评价,有些段子最多也就说‘你这还行’,甚至于有的‘这可不行’,‘这个一般’,我没听过说好,说好的就是《五味俱全》……”

根据少马爷的叙述,我们知道第一百二十回的《五味俱全》最终回是:五味侠大战四魔头,冰峰顶一掌定乾坤”。

根据网友“此大酱碗”的考据,这本传说之作的核心是“苦辣酸甜咸”战胜了“光电磁声”,想必是在暗喻“中国美食”的无往不胜,同时也暗示中国传统文化战胜西方科学。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这是一种愚昧的过时观念,可是要考虑到这本书的年代:乾隆二十八年腊月初八,也就是公元1763年1月21日活1764年1月10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

这两年正是中国康乾盛世的顶峰,因此这个五味大侠要站在地理高度的顶峰,来比喻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作为清代最成功的皇帝,乾隆掌权超过60年,自己号称“十全老人”,“五味大侠”正好与其相呼应,那么“五味大侠”的特点就非常有意思了。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五味大侠形象非常突出:

身高丈二 膀阔三亭 当时大清的实力绝对是世界第一 血盆大口 乾隆的野心非常大 虎目圆睁 比喻有眼无珠 脖子赛车轴 对谁都不服气 头如乒乓球……但是眼界狭小,智力低下

所以这“头如乒乓球,还能血盆大口”证明了乾隆的贪婪和愚蠢。当然,马志明先生将其归结为“奇人有个其长相”,原作还提及:

“双肩,肩膀上啊,压着八十斤茄子。两腿--绑着二百斤土豆,腰里围着一扇生猪,这边掖着菜刀,这边别着铲子,这手拿着葱、姜、蒜,这手掂着大炒勺,单膀一用力是叮当的乱响。”

可见,五味大侠是一个专业的业余厨师,外强中干的厉害。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声光电磁四人与四大天王有很多相像之处

相应的,“声光电磁”也是有来历的。

“光魔、电魔、磁魔,声魔”四大魔头听起来荒诞不经,其实细想起来,里面玄机不小。 “光、电、磁、声”是最自然最原始的能量形式,古人只能畏惧和仰止,却无法控制,近现代才被掌握。而“四大魔头”却早早的驾驭了这些能量,说明他们是四位高超的物理科学怪人,同时也是科学坏人。 在书中,这四样基本力被拿到“五味大侠”的面前,被当作了家用的手电筒、家用电器、工具指南针以及跳舞的伴奏,简单说,就是成了玩意儿而不是科学。

这种忽视就是乾隆年间中西方的视野变化。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工业革命让西方世界开始超越东方的古老中国

在乾隆执政的60年间,西方世界发生了这些事: (1)英国发生工业革命:乾隆三十年(1765年),纺纱机发明;乾隆五十年(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2)美利坚合众国建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年后,美国通过《人权法案》。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举行三级会议,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 (4)乾隆二十年(1755年),俄国建立莫斯科大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美国科学院在波士顿成立;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哥伦比亚大学成立;同年,德国出现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而在同一时期,乾隆陶醉于自己的文治武功,当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八月十三日,他在避暑山庄接见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时,傲慢地声称“天朝统驭万国”、“天朝抚有四海”、“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等等,说明乾隆皇帝根本看不到西方工业科技的进步和世界发展的潮流,依然陶醉在“天朝上国”、“千古第一全人”的迷梦之中。

乾隆盛世中西对比堪比珠峰对决,细听马志明《五味俱全》不简单少马爷唯一被马三立夸的段子《五味俱全》说的到底是什么十全老人与五味大侠

中英的第一次官方“对决”

这是十全老人对英国的回应,乾隆看不到自己脚下大厦已经摇摇欲坠,就像在梅花桩上的危机一样,一旦自己虚弱,必将跌落顶峰。不过此时的乾隆对外国的态度,就像“五味大侠”对“声光电磁”的态度:一脚踢出国境,踢到太平洋中。

马志明先生安排这个包袱的寓意,也是在告诫人们,虽然“声光电磁”被暂时赶出了清朝疆域,但是最终会从太平洋卷土重来,让清帝国的统治者尝尝海水的咸苦。

综上所述,中西方的第一次官方接触,被化为中国美食大侠与声光电磁四魔头的珠峰对决,后世中国人看到这种天朝迷梦肯定是“苦辣酸甜咸”五味杂陈。

总之,当初八百万份,全回炉了,还是有点可惜啊。

本文纯属脑洞

如有雷同

欢迎狂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