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6年前挪用21万公款潜逃 被抓时住在四处漏风出租房

作者:光明网
26年前挪用21万公款潜逃 被抓时住在四处漏风出租房

丹东民警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将赵安抓获。警方供图

26年前,赵安(化名)是丹东一家事业单位的出纳员,为了“一夜暴富”,他多次挪用公款共21万元拿来赌博。

2021年10月,潜逃26年的赵安被警方抓捕归案。

“现在我姑娘就算站在我跟前,我肯定不认识了。”原本有着温柔的妻子、可爱的女儿,工作体面、收入稳定,只因为沉迷赌博、挪用公款,他成了一名逃犯。

那一年,他29岁,女儿刚3岁。

当民警把他抓回时,已经是26年过去,妻女早已离开,父亲也已去世,悔之晚矣……

“本分”的出纳

挪用公款21万去赌博

26年前,赵安(化名)是丹东一家事业单位的出纳员。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算是份不错的工作了:收入不低而且还稳定。不仅如此,他的小家也让人羡慕,妻子温柔,可爱的女儿才满3岁,父母健康。

然而这美满的一切都在1995年底结束了。因为不满足每月的“死工资”,这一年赵安迷上了电子赌博。可到了年底,他不仅没有像预想那样暴富,公款也只剩下4万元。

为了堵上这巨大的窟窿,赵安开始四处找人借钱。可在那个年代,21万元绝对是一笔巨款了,他又不敢对家人和亲戚说,而那些平时一起亲亲热热赌博的“朋友们”早都变了脸,有多远躲多远,他根本借不到钱。

赵安知道,年底单位一查账,自己挪用公款的事就得败露,想来想去他选择了逃跑。因为平时他表现得循规蹈矩,不仅单位同事很吃惊,父母妻子也备受打击。而赵安最终会逃到哪里,所有人都毫无头绪。

单位报案后,民警追查到一条线索:赵安此前购买了一张去往黑龙江大庆市的火车票。然而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民警追踪千里,赵安还是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代代相传”

26年后赵安落网

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介绍,他们是1996年刚开年时接到的报案,“在上世纪90年代,21万元绝对是一笔令人震惊的巨款,因为数额巨大,给办案民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赵安逃到黑龙江后就没了影。”

从那以后,这个案子就成了振兴刑警的一块心病。“每次有人到黑龙江出差,总要多留个心眼儿,看看有没有赵安的消息。”一年一年下来,卷宗在一点点加厚,线索却依然十分有限。

但是,振兴刑警并没有放弃,新老交替时,老刑警总会郑重地把这本卷宗转给年轻一代,告诉他们一定要把赵安抓捕归案。转眼25年过去,随着侦查技术的提升,这个“祖传”案件,终于有了新的进展。

2021年10月,振兴刑警在丹东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支持下,通过技术手段比对发现,现居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男子徐利军(化名)与多年逃匿在外的赵安长相极为相似,而且徐利军的阳历生日恰好和赵安的农历生日一致。

这种“巧合”让民警有理由相信,徐利军也许就是他们一直以来寻找的赵安。为夯实证据,10月11日,办案民警赶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对徐利军的身份进行落地排查。经过多日走访和档案资料比对,基本确定徐利军正是潜逃了26年的赵安。

因为赵安租住在一处极为老旧的居民区,一个单元里只剩下四五户人家,邻里之间都比较熟悉,如果贸然入户抓捕,很可能引发赵安的警觉。

于是,民警冒着寒冷的天气,连续几天对赵安的行动规律实地侦查,发现其每天早上6点半左右出门给人开出租车。民警果断改变抓捕方案,提前一天在赵安租住地附近布控,在其第二天早上出门时抓捕。

10月17日早6时40分,走出家门的赵安被抓捕归案。得知眼前几人是来自辽宁丹东的民警,赵安表现得十分平静,仿佛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接受讯问时也极其配合,没有任何狡辩或者隐瞒,向民警供述了挪用公款的案件事实以及这20多年的逃亡生涯。

下过矿、养过猪

住在每月400元的出租房

赵安交代,出逃后,他先是坐火车到了位于黑龙江“北大荒”的一处金矿,这里条件艰苦,来的人不多,让他有了安全感。可是在这里干了一年打算结账时,老板却说他吃住都在矿上,刨去食宿费用,没剩下多少钱,他无奈离职。

不过这一年也没白呆,赵安说自己的身份就是在这里洗白的:和工友闲聊时提到过自己“没有身份”,有一名工友收了他3000元钱,帮他改名换姓成了“徐利军”。可他又舍不得让“赵安”就这么消失,所以在登记生日时将农历日期保留了下来。

有了新身份,赵安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扎了根。然而,“逃犯”这一标签让他只能处处谨小慎微。尽管有学历有技能,他也不敢去应聘合适的工作,只能四处打零工。这些年来他又下过几次矿井,还跟着人一起养过猪、蹬过三轮,但始终没赚到什么钱。

因为手头拮据,赵安只能租住在每月400元租金的最老旧的小区里,房子窗户都是最老旧的木窗棂,“一单元只剩下四五户人家,但凡有点能耐的早都搬出去了。”天冷的时候,每到夜里寒风就呼呼地灌进来,“特别遭罪特别冷”,赵安这样说。

赵安告诉民警,他现在靠给人开出租车谋生,每个月固定收入1000元钱,刨去房租,剩下的钱也就只够吃饭。日常他几乎不与人来往,也没有任何需要花钱的兴趣爱好,尽管如此,到了月底也还是攒不下钱。

当民警问他既然这么苦,为什么不回丹东自首时,赵安表示:“其实我早就后悔了,也想过回家投案自首,但总觉得手里没钱,回去之后也填不上窟窿。所以就抱着侥幸心理,想在外面赚些钱,能补偿单位和家人之后再返乡。”

26年来,因为担心警察会顺藤摸瓜通过亲人找到他,赵安始终没敢和家人联系。落网后他向办案民警打听了家里的状况。民警查证后告诉他,他的母亲还在世,父亲已经在2018年病故,而他的妻子,早就带着女儿离开了。

赵安听完半晌没说话,最后低声嘀咕了一句:“现在我姑娘站我跟前儿,我肯定不认识了。”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辽沈晚报特派本溪主任记者 金松

来源: 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