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京特辑 | 关于袁心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作者:中国女排

东京奥委会中国女排队员系列报道,回顾了,这一期我们来看看小苹果~

东京特辑 | 关于袁心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1996年12月出生的袁心玥凭借开朗的性格和萌萌的脸庞被球迷冠以“小苹果”的绰号。20岁征战奥运会,年满24岁时就已经有三枚世界大赛金牌加身(里约奥运会冠军和两届世界杯冠军)。她是如今中国女排阵中的主力副攻手,是球队核心“七仙女”之一。

东京特辑 | 关于袁心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1

年少成名

袁心玥走上排球这条路离不开体育家庭的熏陶。她的父亲曾经是省队篮球运动员,母亲则是省队排球运动员,退役后在当地学校担任排球队教练。小时候的袁心玥放学后经常会到母亲工作的地方等她一起回家,也因此在耳濡目染之下,喜欢上了排球这项运动。

有身高优势,同时球感、球技、运动天赋均不俗的袁心玥很快就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2009年得到了八一队的赏识,加入预备队,进而在2012年加入国少队。

2013年她代表中国队参加了u-18世锦赛的争夺,中国队夺冠的同时,她也将赛事mvp的荣誉收入囊中。此外,她还被国际排联评为未来十大潜力新星之一。

东京特辑 | 关于袁心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2

郎导慧眼识珠

由于八一队在副攻位置上人才济济,年幼的袁心玥自身在攻防方面和经验丰富的老将相比还有差距,因此长年在八一队坐冷板凳。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郎平指导在一次国少队的讲座上邂逅。

郎平被袁心玥的身高所吸引,在现场观看了袁心玥的训练后仅一个月时间就向八一队发出了征调函。袁心玥也顺利完成了从国少队到国家队一队的三级跳。

在郎导身边,乐于求学的袁心玥实现了第一次蜕变,也开始等待属于自己的一次机会。

东京特辑 | 关于袁心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3

2014年世锦赛成名

一心想着在国家队和精英球员取经的袁心玥对于能够和自己仰慕的国手一起训练、走战术已经感觉很开心了。随着实力的提升,她渐渐感觉自己被列入比赛名单的次数越来越多,这极大提升了她的自信心。

2014年,她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上首次获得了为国出战的机会,之后的女排大奖赛上,人们也偶尔会看到她的身影。

那一年对中国女排而言最重要的赛事当属在意大利举行的女排世锦赛。

世锦赛上,中国队在第三轮最后一场对阵多米尼加的比赛中出现了一段小插曲,主力副攻徐云丽在第三局局末崴脚受伤,无法坚持比赛。当时中国队在前两局0-2落后,如果此局再输,有可能无缘四强。

此时,袁心玥临危受命,在她身上,人们并没有看到她首次参赛的青涩。在扣杀、拦网、发球方面都有上佳的表现,中国女排最终也完成了逆转3-2击败多米尼加跻身四强。

半决赛面对东道主意大利,袁心玥奇兵效果再显灵,帮助球队以3-1取胜跻身决赛。最终中国队不敌美国队,获得世锦赛亚军。

那届世锦赛让世界见识了这位女排小巨人蕴藏的能量,袁心玥等到了机会并牢牢抓住了机会,没有辜负郎平指导的苦心。

东京特辑 | 关于袁心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4

破茧成蝶

袁心玥的成长和中国女排的国际赛场重回巅峰轨迹相同。朱婷、袁心玥、张常宁组成的“朱元璋”组合成为中国队最强的攻防转换枢纽。中国女排在2015年斩获世界杯冠军并于2016年时隔12年后再次登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2017年又将大冠军杯的奖杯收入囊中。

时间来到2018年,人们印象中战无不胜的中国女排在日本遇阻,无缘决赛。在半决赛和意大利队相遇之前,中国女排的成绩相当理想,11场比赛仅输1场。在对阵意大利的比赛中,双方打满5局,最终中国队2-3败北。那场比赛中,袁心玥全场比赛没有通过拦网成功拿到任何分数,被球迷冠以“兰陵王”(拦零王)的黑称。

面对争议和恶评,性格乐观开朗的袁心玥没有选择辩解,而是积极总结问题,努力提高不足,全心投入到训练当中。

一年的卧薪尝胆,换来的是再次破茧成蝶,补齐拦网短板后的袁心玥竞技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2019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队以11战全胜的战绩夺得冠军,袁心玥在得分上的表现是仅次于朱婷的存在。用实力强势撤下了外界给她取的绰号。

东京特辑 | 关于袁心玥,你需要知道的五件事

05

吼出一片天

袁心玥的吼声是中国女排比赛的一道风景。每当球队在逆境中得分或者连续打出提升士气的好球,“小苹果”的吼叫声从不缺席。她以这种方式给队友加油打气,同时也给对手多一份震慑。在中国女排对阵日本女排的测试赛上,她的吼叫声已经提前在有明竞技场得到了“测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