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22、Python与设计模式--状态模式一、电梯控制器二、状态模式三、状态模式的优点和应用场景四、状态模式的缺点

电梯在我们周边随处可见,电梯的控制逻辑中心是由电梯控制器实现的。电梯的控制逻辑,即使简单点设计,把状态分成开门状态,停止状态和运行状态,操作分成开门、关门、运行、停止,那流程也是很复杂的。首先,开门状态不能开门、运行、停止;停止状态不能关门,停止;运行状态不能开门、关门、运行。要用一个一个if…else…实现,首先代码混乱,不易维护;二是不易扩展。至于各种设计原则什么的……

那该如何实现?在上边的逻辑中,每个操作仅仅是一个操作,状态切换与操作是分离的,这也造成后来操作和状态“相互配合”的“手忙脚乱”。如果把状态抽象成一个类,每个状态为一个子类,每个状态实现什么操作,不实现什么操作,仅仅在这个类中具体实现就可以了。

下面我们实现这个逻辑。

先实现抽象的状态类:

而后实现各个具体的状态类:

为在业务中调度状态转移,还需要将上下文进行记录,需要一个上下文的类。

这样,在进行电梯的调度时,只需要调度context就可以了。业务逻辑中如下所示:

打印如下:

stop:the door is opening...

stop:the door is opened...

open:run forbidden.

open:the door start to close...

open:the dorr is closed

stop:the lift start to run...

run:the lift start to stop...

run:the lift stopped...

由逻辑中可知,电梯先在stop状态,然后开门,开门时运行run,被禁止,然后,关门、运行、停止。

状态模式的定义如下:当一个对象内在状态改变时允许其改变行为,这个对象看起来像改变了其类。

22、Python与设计模式--状态模式一、电梯控制器二、状态模式三、状态模式的优点和应用场景四、状态模式的缺点

优点:

1、状态模式的优点是结构清晰,相比于if…else…简约了不少;

2、封装性好,外部调用不必知道内部实现细节。

应用场景:

1、行为状态改变的场景。这点在各种控制器中非常常见,同时,逻辑结构为状态转移图的场景中都非常适用。

1、在状态比较多时,子类也会非常多,不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