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

一句话,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身体的某些部位缺气缺血,它就会以麻木的方式来提醒你,耗得太厉害了,该补补了。

而张仲景在《金匮要略》里对麻木又有了新的认识,他把麻木的原因归结为“血痹”,痹是个通假字,通闭塞的闭,闭就是不通了。血液流通受阻,气血过不来,也会缺气缺血。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

那么,血液为什么不流通了?

张仲景认为是受了寒。

血液就好比是流淌在身体里的大江大河,夏天的时候,河流运行是很顺畅的,可是一到冬天,气温下降,它就结冰了,就流不动了。血出了问题,往往又会影响到气,因为气血是不分家的。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冬天在外边待的时间久了,手脚就会冻麻,会没有知觉,要进屋暖和暖和才能缓过劲儿来。这就是中医常说的“血遇温则行,遇寒则凝。”

以前就遇到过这么一位患者,六十多岁,什么毛病呢?就是腿麻。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

麻到什么程度呢?连走路都不稳。考虑到老太太年事已高,气血不足的现象肯定是有的,再加上开春的时候,河水刚刚解冻,她到河边去洗衣服,刚一伸手,就感到刺骨的凉意,最后衣服没洗成,反倒是出现了小腿麻木的现象。

大家看,这种麻木就是寒邪导致的,碰到这种情况,张仲景开什么方呢?

《金匮要略》原文是这么说的:“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药摩疗法主之。”

处方:乌头(炮)、野葛(去心)、莽草、桂枝。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

上药切碎,用好酒浸渍三日二夜,将猪脂肪煎成膏,用其调和上药汁。

再用苇薪煎,药成,去渣,收于密封容器中贮存。

药摩部位:患处。

使用方法:将药均匀涂于患处,向火摩三千遍,汗出即愈;若感风寒鼻塞,对火摩头顶,鼻中即通。若中风热证者可用牛黄清心丸温水化开擦胸口;若风中脏腑闭证,塞阻失窍者可用苏合香丸用姜汁化开擦胸口。

乌头,使气能行血;野葛,使血能载气。

三味药把气补足了,把血补足了,把气血生化之源也养起来了,但是不要忘了,因为寒气的阻挡,补进去的气血很难流通起来。于是,张仲景又找来了桂枝。

桂枝在这里有三大妙处。

第一,它可以散寒。一味中药有什么特性,看它的生长环境就能略知一二,长在地下的,它就擅长补阴;长在枝头的,它就擅长补阳。桂枝是肉桂树枝头最上面那一小节嫩嫩的树枝,可见,它的阳气是很足的,阳气足就能驱散寒邪。

第二,它可以温通经络,尤其擅长把人体的肢肢节节打通。

第三,桂枝这味药,它的颜色是有点偏红的,五脏之中,心一直在跳动,心也是红红火火的,所以桂枝入心,可以强壮心阳。心阳强大有什么作用呢?能更好地指挥周身的血脉,让它去到该去的地方。因为心主血脉,有这一层关系在里面。

桂枝把寒气散掉,把经络打通,再点一把火,把心脏的阳气鼓舞起来,原先因为寒气阻挡而隔绝四散的气血就能重新贯串,重新流通起来。

最后再来总结一下,什么样的人适合用这个方子呢?主要有三个特:麻木、冷痛、无力。

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

再有就是中风后,半身麻木,可能是左边,也可能是右边,总之就是身体的一半儿不受控制了,为什么?因为能量不够了,身体的气啊,血啊,掉得太快了,再加上风邪入侵,剩下的能量只够一半用,另一半就不听使唤了。也是药摩疗法的思路。

还有的人虽然可能暂时没有出现麻木的现象,但是你手脚僵硬,不灵活,做起事来笨手笨脚的,这当然不是说你真的变笨了,只是你手上的血气不那么饱满了,也可以用这个药摩疗法。

提示:文中药方,需要中医辨证用药。

#神经内科##中风##健康科普##心脑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