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继申:为新中国而战

作者:团结报党派e家
李继申:为新中国而战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李继申(前排右二)等人在天安门广场楼上。

  李继申,民主革命中央第一至第四任主席。1949年起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第一届、第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一届至第三届副主席。

  李继申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识始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第一个时期,李继申会见了毛泽东和周恩来。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此期间,时任广东军第一师师长、西江善后委员会监事的李继申会见了当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的毛泽东。国民党推动黄埔军校创建,期间李继申被任命为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3月成为军校征兵试点委员会代理主席。5月,李继申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教练部少将。11月,周恩来到黄埔军校担任政治部主任,李继申在黄埔军校一起工作,两人紧密合作,相互支持。

  1936年,李继申明确支持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思想,提出抗日救国协议。毛泽东亲自写信给李继申表示赞同并探讨合作细节,李继申回信表示支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并表示与红军在军事行动中密切合作。12月,西安事变爆发,李继申到全国通电抗内战,12月30日,李继申写信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原文如下:

  毛泽东、朱德和周恩来是同一荣誉:

  钱先生(Channa Water)回到南方,不得不被教导给贝聿铭先生和其他大祭司,没有我以及坚持不懈和奋斗的精神。钱先生和陶先生等对待的厚重而真诚,尤其是感情。西安军人、富先生等励志投身,进而实现民族团结部队对外一致的地方,铁头霍先生与各方联系,并将西南局势委托给陈先生,期待向一周展示,向祈祷的感觉,不竭不竭,和东虎先生面对陈。

  特别抱歉,表扬荣誉。

  李吉弟兄崇拜启蒙

  十二月日

信尾签名中的"兄弟"一词,反映了李继申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深厚感情。李克强还积极推动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合作。1936年,陈继萱、李宗仁、白崇熙等发动了两起针对蒋介石吞并地方势力的大规模事件,毛泽东立即发表了《两大北抗日宣言》,表明红军愿意先北抗日,"愿先与两军结成抗日同盟, 并一起工作。同时,为了进一步澄清形势,开展统一战线,毛泽东派时任红军大学政治部组织科科长芸光英代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本人到广西与李继申会谈, 李宗仁、白崇熙等地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李继申对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到来感到特别高兴,他多次与草光英举行会谈,对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表现出高度的热情,赞同"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思想,并积极推动桂部派钱守康到陕北向党中央提出双方建议签署抗日救国协议,并向毛泽东致意。

  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布了五一口号。5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函李继申、沈延茹,以协商的语气提出了协商会议的具体时间和地点、会议的党派和原则以及执行步骤。

  收到信后,李继申立即针对五一口号展开了一系列行动。5月2日、5月3日,他连续两天召集香港各民主党派领导人讨论共产党的"五一口号",一致表示支持召开新的政协会议,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这是我国应对的"政治必要途径"。5月5日,李继申、何向静、沈艳如、张伯宣、马淑伦、王绍旋、彭泽民、陈启宇、李章达、蔡廷廷辉、谭平山、郭莫罗等人联合称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积极响应"五一"口号,即"五一口号""适合人民群众诉求" 特别是他人的共同宗旨","可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拿出自己薄薄的共同战略来实施,以期中国民主革命的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早日实现新中国。

1949年9月30日,在中国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李继申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继申十分激动,由衷地钦佩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特约作诗情诗:"于风云集九州,指挥与准备世界无止境。百年帝国应该回头看,一千名工人和农民领导庆祝活动。耕耘者有更多的田地可以生产,劳力合作是为了利润。安心到和平前线,建设荣华万秋。(格)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