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机务黄熙:良工锻炼凡几年

作者:民航资源网
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机务黄熙:良工锻炼凡几年

民航资源网2019年12月20日消息:黄熙是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的一名“老”员工。从大学毕业后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东航。在飞机定检维修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余年。他总说自己是在“脚踏实地的磨着一把‘宝剑’,经过一线工作‘红光紫气飞炎烟’的淬炼,要把这把宝剑磨出锋芒”。

2019年11月,民航云南辖区第二届维修系统“工匠精神”班组技能竞赛暨第三届昆明市名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民航维修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开赛。经过激烈紧张的角逐,黄熙获得个人项目二等奖,并与另外两名队友一起为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摘得赛事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而在这些成绩的背后,体现的是黄熙一滴滴汗水的积累和不断努力的学习之心。

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机务黄熙:良工锻炼凡几年

图:工作中的黄熙精神十足

刚到部门时,黄熙算是个“笨鸟”,“不太擅长和机器打交道”是他对自己的评价。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不能落后。“首先我得和飞机们熟起来”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飞机,他抱着工作手册日夜细“啃”,“那段时间,他简直就是个‘书痴’,走路抱着手册看,吃饭抱着手册看,就差上厕所也抱着手册了”身为同事的宗子尧被黄熙身上这份努力所折服。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后,黄熙又主动申请跟师父多看,多听,多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打磨,这只曾经的“笨鸟”如今已经飞在了很多人的前边。”

黄熙2008年进入单位,仅用了6年时间,从一个机务“小白”成长为一个放行人员。“写在纸上的规章制度都是教训,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会让自己受益匪浅”。现在的黄熙已经可以带徒弟了。每当收徒时,他总会对徒弟说:“做工作不能按着经验就来,更不能脱离工单卡,这会让自己和飞机甚至旅客处于风险之中。”

“我师父在定检三车间是电气专业老骨干了,飞机电气系统的问题没有他处理不了的,让我们更佩服的是,他调到飞控组一年多以后,飞机机械的东西他全弄通了,这样的学习能力和技术能力让我们佩服。”每每提到黄熙,他的徒弟们莫不赞叹和钦佩。

东航技术云南分公司机务黄熙:良工锻炼凡几年

图:生活中的黄熙生活多姿多彩

徒弟的敬佩,同事的赞扬不是没有根据,黄熙非常尊重他的工作。他这样看待自己的工作:“机务队伍里匠人很多,对于我来说机务的匠人精神,不仅仅是把机务工作当作养家糊口的方式,而是树立一种对机务工作的执着和热情。不能把工作仅仅停留在做完的基础层面上,应该严格按照手册的要求认真执行、高质量的完成。”

工作中一步一个脚印,让他有十足的底气去突破、去跨越。在比赛前期准备中,最让他记忆犹新的是练习打保险时,有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到了瓶颈,不管怎么努力,时间和质量总有一方面不尽人意。“每天感觉都很受挫,后来在家人的不断鼓励下,突然就有那么一天,找到了状态,突破了自己,打保险的时间和质量上都有了大幅的提高。这个状态还在赛场上保持住了。”

在同事眼里,黄熙就像是一位攀登者,不断刷新着自己的“高度”。当问到他心目中最崇敬的“高度”时,他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我的师父张涛,我最佩服的人。我所有的基础都在他这里打牢的。虽然现在没有在一个车间工作了,但深刻记得自己刚进单位时,师父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培养了我严谨的机务作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而且他还是本活手册。”黄熙非常看重基本功。“机务工作是一份严谨的工作,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尤为苛刻,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就跟武侠小说一样,把手艺、意识的基本功打牢,机务手艺的基本功就是规范操作,意识的基本功就是安全第一。”

对于他所在的车间和班组,他这样形容:“我们定检维修部三车间,有两个词最能代表我们的氛围,‘和谐’、‘协作’。这太宝贵了,同事之间互相帮助,各专业组无缝配合。车间和班组关系和谐、工作气氛融洽形成相互督促帮助,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这是支撑我们机务团队运作的关键。”

在工作中一丝不苟、高效严谨的黄熙,生活中却是丰富多彩、精彩无限。“我师父自己考了日语等级考试,他看西甲足球赛也不用中文解说,因为他会西班牙语,英语更不用说了。”黄熙的徒弟道出了黄熙的各项技能。“他还是公司金孔雀艺术团成员,以前分公司组建过一个mu1895乐队,他担任过贝斯手。同事一起去唱歌,他是个麦霸。”“做模型,他给我们看过他许多的杰作,可以开模型店了。”“他还喜欢做菜,一说美食,他可以滔滔不绝……”。

在黄熙看来,工作和生活并不矛盾。工作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高效的完成每一次生产任务,下班后才能充分享受家庭的温暖,并有时间投入到自己的爱好上去。

黄熙出色的工作能力、极高的业务素养,不断的追求,为飞机的安全平稳运行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十年光阴荏苒,黄熙将再磨一剑,朝着他心中的高峰再出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