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是我们在园林植物绿化中最常见的一种植物,因耐寒性强,绿期长,所以被广泛种植,但是近几年发现大叶黄杨上面经常出现一种食叶性害虫危害大叶黄杨,经观察是鳞翅目的斑蛾造成的,那如何做好大叶黄杨斑蛾的防治工作,需要从以下几点了解清楚,才好着手去治理。
【1】大叶黄杨斑蛾的危害特征
大叶黄杨斑属于属鳞翅目,斑蛾科。分布于上海、南京、无锡、苏州、杭州、武汉、连云港和合肥等地。为害大叶黄杨、银边黄杨、金心冬青卫矛、大花卫矛、扶芳藤和丝棉木等。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发生严重时将叶片食光,食量很大,而且很容易造成整个叶片全部被这种斑蛾啃食完,甚至因光合作用受阻,会造成大叶黄杨叶片发黄,引起死亡。对植物正常生长影响很大。
【2】大叶黄杨斑蛾的识别
成虫扁圆形,体背黑色,胸背与腹部两侧有黄色长毛,腹部为黄色。前翅浅灰黑色,略透明,基部1/3浅黄色。后翅大小为前翅的一半,色稍淡。卵椭圆形。幼虫老熟时体长为15毫米左右,腹部黄绿色,前胸背板有∧形黑斑纹。体背共有7条纵带,体表有毛瘤和短毛。蛹黄褐色,表面有不明显的7条纵纹,臀棘2根。
【3】大叶黄杨斑蛾的发生规律
华东地区一年发生1代。翌年3月底至4月初卵孵化,幼虫有群集为害习性,4月底至5月初幼虫老熟,在浅土中结茧化蛹,以蛹越夏。11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后产卵,卵产在枝梢上,以卵越冬。
【4】防治对策
1、药剂防治:可以在虫害幼虫期使用树虫一次净或者广正对水稀释后进行喷雾防除。
2、人工防除。由于越冬卵多附着在当年新鲜枝条的顶部,故绿化带每年的冬前可以结合修剪进行防除,剪掉带卵枝条,消灭虫卵,减少来年的害虫基数。
3、物理防治:由于成虫属于鳞翅目,具有趋光性,可以使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