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恐龙分类大革命?新研究提出了恐龙全新的分类方式过往的古生物学家怎么分类恐龙?传统上以解剖特征作为依据的恐龙演化树。恐龙分类大革命!?

自理查欧文(richard owen)爵士于1842年创立「恐龙」(dinosauria)此一类群起,越来越多的恐龙化石在英格兰与西欧各地被发现,当时的科学家也开始逐渐发觉这群动物的高度多样性。如果要进一步了解这些独特的灭绝动物,建立新的分类绝对是必要的,于是众多的科学家开始以牙齿或足部的结构作为区辨的方式,试图区隔各种不同的恐龙。

像美国知名的古生物学家马许(othniel charles marsh)就利用这点将所有的恐龙大致被归类为三个演化支,分别为:兽脚类(theropod)、蜥脚类(sauropod)与鸟脚类(ornithopod)。

恐龙分类大革命?新研究提出了恐龙全新的分类方式过往的古生物学家怎么分类恐龙?传统上以解剖特征作为依据的恐龙演化树。恐龙分类大革命!?

1888年,英国古生物学家哈利希里(harry seeley)建立了以骨盆形式作为依据的分类方式,将所有的恐龙区分为蜥臀目(saurischia)与鸟臀目(ornithischia)两大类,开启了当代恐龙分类的滥觞。于是兽脚类和蜥脚类恐龙基于骨盆的形式较类似原始的爬行动物而被并入蜥臀目底下,鸟臀目则被认为是另一个独立的演化支。不同于当时多数科学家的想法,希里认为「恐龙」其实是一个主龙类(archosauria)底下的人工分类,而非享有一个共同祖先的演化支。

这个将恐龙视为复系群的概念直到「恐龙文艺复兴」(dinosaur renaissance)才被推翻,而鸟类与恐龙之间的关系也被重新确立,恐龙被重新定义为「包含了恐怖三角龙(triceratops horridus)与家麻雀(passer domesticus)的最近共同祖先,以及其最近共同祖先的所有后代」。但是将恐龙归纳为蜥臀目与鸟臀目两个分类单元的概念仍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并沿用了整整一百多年。

恐龙分类大革命?新研究提出了恐龙全新的分类方式过往的古生物学家怎么分类恐龙?传统上以解剖特征作为依据的恐龙演化树。恐龙分类大革命!?

巴隆等人(baron, mg et al)发表的新假说,鸟臀目恐龙就像夹心一样落在「蜥臀目」恐龙中间。图/credit: nobumichi tamura.

恐龙分类大革命?新研究提出了恐龙全新的分类方式过往的古生物学家怎么分类恐龙?传统上以解剖特征作为依据的恐龙演化树。恐龙分类大革命!?

传统恐龙分类与提出的新分类比较。source:nature

而2017 年3 月23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期刊上一份新的研究很可能将撼动既有的传统分类法!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和伦敦自然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的研究员巴隆(matthew baron)等人重新检视了七十多种基础的恐龙与恐龙形类(dinosauriformes)共457 项解剖特征,并重新提出了全新的分类方式。

恐龙分类大革命?新研究提出了恐龙全新的分类方式过往的古生物学家怎么分类恐龙?传统上以解剖特征作为依据的恐龙演化树。恐龙分类大革命!?

「鸟腿目」的解剖特征比较。图/credit: baron, mg et al.

不同于现行的分类方式,巴隆等人将蜥脚形类(sauropodomorpha)与那些传统上认为较接近兽脚类恐龙的艾雷拉龙科(herrerasauridae)组织为同一系群;而原先被认为与鸟类亲缘关系上较疏远的鸟臀类恐龙则与兽脚类恐龙并列为姊妹类群。在研究中,巴隆等人找到了21个明确的共衍征来支持鸟臀类与基础兽脚类恐龙之间的关系,并指出艾雷拉龙科和基础蜥脚形类演化支骨盆型态上与兽脚类恐龙的相似性很可能只是趋同演化的结果而非共有衍征。并建议恢复已经弃置不用的鸟腿类群(ornithoscelida)来描述这个演化支。

鸟腿类一词源自于演化生物学的巨擘汤玛斯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创建于1869 年。作为鸟类起源于爬行动物的支持者,赫胥黎原先将这个分类单元用以描述鸟类与那些亲缘关系上较为亲近的爬行动物,其中包含了:美颌龙科(compsognatha,现称compsognathidae)、禽龙科(iguanodontidae)、斑龙科(megalosauridae)与腿龙科(scelidosauridae)。

恐龙分类大革命?新研究提出了恐龙全新的分类方式过往的古生物学家怎么分类恐龙?传统上以解剖特征作为依据的恐龙演化树。恐龙分类大革命!?

根据巴隆等人的假说,艾雷拉龙的骨盆结构与食性很可能与兽脚类恐龙仅是趋同演化的结果。图/credit: sergey krasovskiy.

如果巴隆等人的假设为真,那按照现行的定义方式,包含艾雷拉龙科与蜥脚形类的恐龙将被排除于恐龙总目之外,势必得针对现行的分类定义做出适度的修正。所以巴隆根据这样的分析提出的修正提议如下:

1. 恐龙总目(dinosauria):至少涵盖了所有包含家麻雀(p. domesticus)、恐怖三角龙(t. horridus)和卡内基梁龙(diplodocus carnegii)在内的所有物种。

2. 鸟腿类(ornithoscelida):至少涵盖了所有包含家麻雀(p. domesticus)与恐怖三角龙(t. horridus)在内的所有物种。

3. 蜥臀类(saurischia):涵盖了所有亲缘上较接近卡内基梁龙(d. carnegii)而远离恐怖三角龙(t. horridus)的所有物种。

4. 兽脚类(theropoda):涵盖了所有亲缘上较接近家麻雀(p. domesticus)而远离恐怖三角龙(t. horridus)或卡内基梁龙(d. carnegii)的所有物种。

5. 鸟臀类(ornithischia):涵盖了所有亲缘上较接近恐怖三角龙(t. horridus)而远离家麻雀(p. domesticus)或卡内基梁龙(d. carnegii)的所有物种。

6. 蜥脚形类(sauropodomorpha):涵盖了所有亲缘上较接近卡内基梁龙(d. carnegii)而远离家麻雀(p. domesticus)、恐怖三角龙(t. horridus)或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herrerasaurus ischigualastensis)的所有物种。

7. 艾雷拉龙科(herrerasauridae):至少涵盖了所有包含伊斯基瓜拉斯托艾雷拉龙(h. ischigualastensis)与普氏南十字龙(staurikosaurus pricei)在内的所有物种。

虽然这样的分类法或许填补了部分早期恐龙演化关系上的鸿沟,但这样的划分又能说明什么事呢?

恐龙分类大革命?新研究提出了恐龙全新的分类方式过往的古生物学家怎么分类恐龙?传统上以解剖特征作为依据的恐龙演化树。恐龙分类大革命!?

鸟臀类的三角龙或许比原先想像的更靠近鸟类?图/credit: lucifer monzala.

其中不得不谈的便是关于恐龙身上的覆盖物,目前除了兽脚类恐龙以外,部分鸟臀类恐龙身上也具有鬃毛状的覆盖物。由于过去一直认为这些鸟臀类恐龙亲缘关系与鸟类和兽脚类恐龙较远,而无法解释其身上的针状鬃毛是否和羽毛为同源结构。但既然艾雷拉龙科与蜥脚形类在关系上远离鸟腿类,便可解释这些鸟臀类恐龙身上的覆盖物其实也是一种原始的羽毛以及长久以来只在蜥脚类恐龙身上只找到鳞片的缘故了。

也许现阶段要验证这个新的假说正确与否或就此认定这样的分类优于传统方式仍言之过早,但科学的过程便是不断的怀疑与辩证,此一研究开启了我们重新检视基础分类学定义的开端,可以想见后续还有更多可以深入探讨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