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四川江安陈亚兰:一名用镜头和键盘记录公安队伍抗疫故事的“战疫记者”

四川新闻网宜宾3月19日讯(石兴旺)3月18日,从四川江安县公安局获悉,该县公安局政治处宣教办主任陈亚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以一名公安民警的责任和担当,成为无畏逆行的“战役记者”,用手中的镜头和键盘忠实记录当地公安队伍当中抗疫点点滴滴,及时向中省市级媒体送发稿100余篇、发布微信60余条,发布微博230余条。

四川江安陈亚兰:一名用镜头和键盘记录公安队伍抗疫故事的“战疫记者”

在办公室撰稿

战友故事: 她是最好的记录者

自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陈亚兰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时刻不忘初心、宣传工作,更想通过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想到我公安干警在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英勇善战和大公无私的人民警察风采,于是,她和以往一样胸挂相机、手拿笔和本,每天都穿梭在县域内各个执勤卡点、慰问现场、留观点,不断按下镜头快门记录着战友们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疫场景,晚上回室伏案,用键盘和自己独特的视觉、丰富的内心,忠实地记录着他们一件件抗感人“疫”故事、见证他们的点滴。

四川江安陈亚兰:一名用镜头和键盘记录公安队伍抗疫故事的“战疫记者”

互帮互助

“我身边的战友,都是抗疫英雄,他们的故事,让我感动,我能为他们做的就是当好最忠实的记录者!”陈亚兰这样说道,“在这场战“疫”中,她能接触到很多抗疫一线感人的故事,其中,有位90后“女警妈妈”蔡庭鑫,在抗疫期间,曾放下嗷嗷待哺的孩子,提前结束产假,主动申请返岗;80后派出所所长倪波,插着导尿管奔走在抗疫一线;只看了女儿一眼就回到疫情防控前线的“新手爸爸”钟滔;延迟婚礼投身疫情防控的医警夫妻唐平、李霞,双警恋人朱珍才、徐艳秋,还有高墙电网内那句“我是党员,我先上岗”的话语......都触动着她的灵魂,用生冷的键盘,记录着心底的那份感动,敲打出了一篇篇鲜活文章,感染着温暖着所有读者的心。

据悉,在不是一线的一线,为了最好、最快、最真地报道这些感动人、激励人的人和事,陈亚兰从没有正常的作息时间。哪怕是深夜收到一个好视频,她也会迅速审核发稿;哪怕是再忙,听到一个好故事,她都会拿出纸笔马上记录,在键盘上“生花”,讲好了江安公安的抗疫故事,让满满的警营正能量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平台传递和宣扬出去。

四川江安陈亚兰:一名用镜头和键盘记录公安队伍抗疫故事的“战疫记者”

电话采访

面对谣言:她是最有力的还击者

“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是陈亚兰她的座右铭。作为一名宣传民警,政治敏锐性和党性必须要强,面对不实谣言的违法嫌疑人必须亮“剑”、而且敢于亮“剑”,给予最有力还击。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疫情暴发后,工作的敏锐陈亚兰,庚即组建了一支新闻宣传队伍,除了及时宣传正能量,第一时间还击谣言,发布2则辟谣信息;打击处理网络虚假信息6起,有效打好了打击涉疫谣言的阻击战。

四川江安陈亚兰:一名用镜头和键盘记录公安队伍抗疫故事的“战疫记者”

镜头下的瞬间

据了解,2月15日晚,一则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谣言被违法嫌疑人发布到了微信朋友圈,在社会上引发不良影响。为了还群众真相,陈亚兰第一时间报告了领导后,联系了办案部门,经过严密取证,把掌握的信息及时组稿,向社会发布了警情通报,使其真相很快得以还原,从而平息了群众的恐慌,有效还击不实谣言。

奶奶辞世:她是最愧疚的不孝孙

因为工作需要,每年的春节,陈亚兰总是在大年三十和新年初一值班,这样才能够收集到最核心的春节宣传素材,而今年却不一样,年过八旬的奶奶没能熬过寒冷的冬天,在年三十晚上溘然辞世,赶到殡仪馆,看着奶奶安静地躺在水晶棺里,陈亚兰为没有见到老人最后一面而满脸泪水......

在奶奶的丧事期间,本打算好好尽孝的陈亚兰,又接到了单位全员返岗的通知,她与家人简单沟通后,拿起相机就直奔赴岗位而去,主动挑起该县公安战线抗疫宣传工作重担。最初的一段日子里,只要报道到与亲情有关的感人故事,她总会找个没有人的角落平息自己的情绪,只要报道到有关帮助老人的事迹,她总是用尽全力、用最真的心情弥补着对家人的亏欠。

当领导得知情况后让她停下手中的工作回家尽点孝道,她说:“尽管我是奶奶的无孝孙女,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克服困难上岗战疫,我也不能例外。相信奶奶也会支持我这样做的!”

在接受川网电话采访时,陈亚兰表示,疫情还没有结束,还处于最后的关键时期,站在“疫”线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是她的本分,也是在决战疫情作贡献。“只要抗疫一天,我就要当好一天的‘战役记者’,坚持走访‘疫’线,写好疫情的每篇稿子;只要疫情不解除,我就要用心用情、用镜头和键盘记下身边战友和讲好江安公安抗疫的故事。”(文中图片由江安县公安局提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