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餐餐肘子十个蛋,高跷冰面跑圆场,这些角儿都是实打实的狠人

餐餐肘子十个蛋,高跷冰面跑圆场,这些角儿都是实打实的狠人

前段读汪曾祺先生的《名优逸事 》里面讲了几个戏曲界老先生的趣事,比如萧长华老先生极爱走路,早年间在宫里“当差”,上颐和园唱戏。从城里到颐和园少说也得三十里路,就这么走着去。吃食也颇为朴实,一棵白菜,两刀切四爿,一顿吃四分之一,餐餐如此:窝头,熬白菜。还有连汪先生都说温柔敦厚的姜妙香老先生;拿死开逗的贯盛吉老先生;讲话异常实在的郝寿臣老先生,都很风趣,如有兴趣也可找来一看。

餐餐肘子十个蛋,高跷冰面跑圆场,这些角儿都是实打实的狠人

那么梨园行真就这么多趣事吗?那肯定数不胜数,那么多戏曲名家,好玩儿的事一掐一大把,借着这个由头咱就多聊些。

首先要说的就是程派祖师爷四大名旦之一的程砚秋程先生了,乾旦一般来说长相偏清秀文雅,程先生青年那会儿也是俊俏非常,但往后就越发粗壮起来,搁今天话就叫油腻了,原因呢?都怪鸡蛋和大肘子!

这也是一部分戏迷叫程先生“程大肘子”的原因,程先生以食量大著称!每每唱罢戏散场后必先吃十个鸡蛋,如若当时身旁有人也要叫那人与自己同吃鸡蛋,因为程先生认为鸡蛋养人,此外几乎餐餐都有蜜蜡肘子外加十个鸡蛋,并且还带动了其他角儿吃肘子,张君秋和尚小云就是受他影响。

餐餐肘子十个蛋,高跷冰面跑圆场,这些角儿都是实打实的狠人

梅兰芳梅先生可以说是四大名旦中绝对的饮食楷模了,不喝酒不抽烟,餐餐七分饱,饭后还吃水果,但他还是有个小癖好,就是开演之前爱吃点牛肉,梅葆玖玖爷算是完美继承了他父亲这点。

还有早年间程先生练身段踩着高跷在冰面上跑圆场,怪不得“通天教主”王瑶卿点评四大名旦时给了梅先生“样”,并说“若论台上的不同,畹华(梅兰芳的字)可谓“样”,别人比不了,他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风光独占。”

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先生,报界评价其“扮相,如窈窕淑女,似梅;唱功,有一条好喉咙,似尚;腔调,婉转多音,似程;做工,稳重大方,似荀”。他的嗓音“娇、媚、脆、水”,甜润清新,高低随意,舒展自如,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轻柔,荀派的婉约都被他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之中。”

说起张君秋先生就不得不提“能吃”,梨园行都说“饱吹饿唱”,可这样的说法完全被张君秋先生给颠覆了,常常在后台吃完饺子一抹嘴登台唱戏。

不过最让人讶异的还是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旧时,演出中间常由检场人员上台递送茶水,让演员当场饮用润喉咙,行话叫饮场。

一般演员冷了怕激着,热了怕喝不了,都用温茶水,尚小云先生不一样,饮场用开水...还必须是刚烧开的,实打实的狠人啊!

餐餐肘子十个蛋,高跷冰面跑圆场,这些角儿都是实打实的狠人

聊了那么多老先生,咱再聊几位当代戏曲演员,于魁智别名芋圆,于白水,于院长唱戏没味儿被广大戏迷朋友诟病已久。于院长不仅京剧唱得好,京歌那也是一绝,咳咳...要不怎么有粉丝戏称他“京歌表演艺术家”呢?

李胜素,又叫李漂亮,爆料小能手,不知多少年轻人是因为看到她的扮相才入戏圈!包括小编也是看了她和于院长的《武家坡》才对戏曲产生兴趣。

“爆料小能手”是因为她经常在微博上爆料于院长的日常,她和于院长俩人cp感十足,年轻粉丝都叫他们“鲤鱼”组。

餐餐肘子十个蛋,高跷冰面跑圆场,这些角儿都是实打实的狠人

再说一位李军人送外号“李没准儿”“准叔”,麟派祖传忘词儿,但基本都能给圆过去,不常听京剧的观众基本都听不出有什么毛病。

不过有次唱《珠帘寨·数太保》就太明显了,全程高能,擒不完的虎豹,堪称“大型翻车现场”,比之相声界谦大爷喝醉与郭班主的那场《汾河湾》也不遑多让(附送李军老师与谦大爷合影一张)。

餐餐肘子十个蛋,高跷冰面跑圆场,这些角儿都是实打实的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