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开封城畗翁潘原柳,是官宦的后代。他生有一个儿了,取名潘秀,年方弱冠,相貌英俊潇洒。

清名节的这天,潘翁准备好祭品,独自上坟扫墓去了。

见父亲走了。潘秀在家呆不住了,拿上一对名贵的红牙球,出门玩去了。这红牙球,是当年宋真宗皇帝,赐给潘家先祖的宝物,十分稀罕珍贵。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潘秀手里玩着球,不知不觉走到斜对面刘朝奉的家门口。刘家大门敞开着,门帘垂下一半,见门帘下红裙摆动,露出一双绣花弓鞋。

潘秀猜测着帘后,是一位什么样容貌的美貌佳人,心中不禁焦躁难受。

恰好此时,一个轻浮的门客路过,见潘秀失魂落魄,便上前问:”潘公子在此徘徊,为了何事?"

潘秀向他说了自己心中的烦恼,门客说:″你想要见这女子何难。″

说完,给潘秀出了一个主意:让他故意把牙球抛进门里,自己进去找球,不就可以见到帘后面的人了?

依了门客的计谋,潘秀果然见到了帘后的女子。那女子约十六七岁,肤白唇红,容貌姣美。潘秀向她作揖,说:″我在戏玩牙球,不慎把球抛进了贵府门里,冒犯小姐,望恕罪则个。"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这女子是刘家的女儿,叫刘花羞,今日父母都外出踏青去了。情窦初开的年纪,见父母不在家,便站在门口,隔着帘子朝街上张望。

花羞姑娘见潘秀气宇轩昂,仪表不凡,心里顿生爱意。她笑着说:″有幸与你相逢,定是缘分,不知去里面,边喝酒边说话,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潘秀听了,心里既兴奋又疑惑,这刘家小姐出俗不凡,迟疑着难以启口。

花羞见潘秀迟疑扭捏,竟扯住潘秀的衣衫说:″你如不肯,我就去官府告你。″

花羞的大胆举动,把个潘秀惊得直吐舌头。无奈,怀着忐忑之心,顺从了花羞小姐的意思;两人来到花羞的闺房,坐下对饮,四目相对,情意绵绵。花羞问潘秀:″你今年贵庚?"

潘秀回说:″我是你家斜对门潘家的潘秀,虚度十九春了。"

"是否娶妻了?″

"还没有成亲。"

花羞直爽大胆说:″我也没有许配人家,如果公子不嫌弃小女子,我愿意嫁给你!″

潘秀闻听,惊愕不已,说:″姑娘不嫌弃在下,还邀我到姑娘的闺房喝酒,足见姑娘对在下的真心。但你我私下相约喝酒,倘若被你父母知晓,恐怕会责怪我们。″

花羞一摆手,说:″公子在我房里,父母定不会知情的,公子请不要担心害怕。″

两人互诉衷肠,话越说越投机,花羞说:"今日和公子相会,是天赐缘分,我没嫁人,你没娶妻,公子不如让媒人上门来提亲,你我结为夫妇。"

潘秀欣然同意。于是两个并排跪下,指天发誓:决不背弃各自诺言。

回家后的潘秀,日夜相思与花羞的交杯情景,好痴如醉,虽与花羞近在咫尺,却如遥隔万里。但自己又难以跟父母启齿。时间不长,人竟被折磨得憔悴不堪。

潘翁夫妻见儿子这般模样,再三追问下,潘秀便把自己与斜对门刘家女儿,相爱相约的事情,一一说了。

潘翁夫妻非常怜爱这个儿子,连忙央媒人到刘家提亲。

但刘翁却说:"我家没有儿子,只有花羞这个女儿,断不能让她外嫁的。要么入赘我家,还可考虑。″

媒人把刘翁的话,回复了潘翁夫妻,潘翁说:″我也只有此一个儿子,怎可能入赘他刘家?定是刘家故意推托。"

潘秀求父母再上刘家去说亲,父亲训斥说:″他刘家既然不愿意结亲,开封城中富贵人家千金多的是,不愁找不到人家结亲。我定为你再议娶别家的千金。″

潘秀性格懦弱,听父亲这么说,只是沉默不语。说亲之事就此拟耽搁,以致后来,潘秀竞顺从父母意思,与赵家千金成婚,也断绝了对花羞的念想。

潘秀成婚那天,家中吹吹打打,喜气喧哗。

可怜的花羞站在门口眺望,见潘家热闹的场面,心痛欲绝,想起和潘秀跪地指天发誓情景,不由泪如雨下。

想到那日,花羞不顾少女的羞涩,主动向潘秀提出婚嫁,不料想到他竟是个负心男儿?

从此后,苦闷、伤心、凄凉的花羞,然郁郁寡欢,在秋季的一天雨中,竟撒手人寰,忧郁而亡。

当刘翁夫妻两得知女儿亡故的原委后,后悔已晚。哀伤的他们,就让两个仆人,将女儿葬在了开封城的南门外。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这两仆人中,有一个叫李新的,平常与花羞亲近,小姐是对他特别眷顾。想到小姐这么年轻貌美,就这么离开了人世,心中实在不忍不舍。

李新回到家后,想到小姐就这么孤零零独自长眠在荒郊,心念一动,又返回到花羞小姐的坟前,掘开坟土,劈开棺材,见小姐花容月貌如睡着了一般。心想:可惜小姐这么年轻就亡故了,即使用我的命来换她的命,我也心甘情愿。"

想着,李新觉得神思疲惫,睡意袭来,迷盹了一会,恍惚间,明亮的月光下,他见棺材中的花羞,身体扭动了几下,双眼竟然睁开了,轻声说:i是谁在我的旁边?我怎么睡在木匣中?″

李新惊愕万分:小姐竟活过来了!他忙俯下身,说:″我是仆人李新,小姐你苏醒了,真是太好了!今日你绝气后,老爷让我将你埋葬在城南荒郊。回家后,想到你小姐,孤零零一人葬在这荒郊,小人实于心不忍,就来掘开棺材,想见你最后一面。上苍见伶,小姐竟然还魂醒了过来!″

起死回生的花羞,想起以前所发生的一切,对李新说:″因潘秀有负誓约,加上父母回绝潘家提亲,致我郁郁而亡。今日幸你不忘旧恩,有缘堀开坟墓,让我得以重生。此恩委实无以言报,我也不想再回家里去了,愿意与你结为夫妇,把棺木中的衣服首饰品都拿回去。″

李新满心欢喜,把花羞从棺材中背出后,重新将坟墓堆好。

此时东方已薇薇发亮。李新带着花羞回到自己家里,他对母亲说:″这姑娘原是一个歌女,跟我已相识数年。如今愿意脱离风尘,跟我结婚成茅,今日带回家来见见母亲。″

老人见儿子能娶上这么一个貌美姑娘,心中高兴,上前拉住儿媳的手,嘘寒问暖。

于是,花羞和李新两人,结为了夫妇,彼此情真意深。他把花羞陪葬的饰品变卖了,租了一间铺子,做起卖买来。花羞改名小草,意草根一枯一逢春。

夫妻两个起早摸黑,家里渐渐变得富有起来。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一年后一个寒冷的冬天前半夜,李新家的邻居,因烤火不慎失火,整个大火,把李新家所在的街弄都烧毁了。半夜之际,李新夫妇及老母,慌乱之中,只穿着单衣慌忙逃命。

黑暗中,花羞与李新走散了,

她穿着单薄的衣衫,跌跌撞撞,走过几条街巷,忽然来到了自己的家屋前。花羞也顾不的什么,就上前敲门,仆人在里面问:″是谁在敲门?″

花羞回说:"我是花羞,是小姐!回家来看看我爹娘。″

里面的仆人闻听,惊讶得浑身发抖,说:″花、花羞小姐已死了有一年了!你、你是她的鬼魂吧?明日我一定转告你爹娘,让他们给你多烧些纸钱。你呀快走吧!"

仆人吓得不敢开门,任凭花羞再三解释,仆人就是不肯开门。

寒冷中,花羞泪眼婆娑,一时竟无处可去。她站在门檐下,见斜对面潘家楼上灯光闪烁,还有喝酒猜拳之声。

花羞硬着头皮,走去敲了潘家的门。里面的人是谁,花羞说自己是对面的花羞,有急事找他帮忙。

仆人上楼告知了正在和一帮朋喝酒的潘秀,说是门外有个叫花羞的女子找他。

潘秀听报,吓得一抖,花羞她不是已亡故一年了,怎么会上门找自己,莫非她怨恨我违背誓约,娶了别人?鬼魂找上门来算账?

潘秀让仆人端上灯,带上竺冥纸钱,自己则从墙上取下一柄龙泉剑,提在手里壮胆。

开门看时,果然是可怜的花羞,穿一身夏日穿的衣衫,潘秀心想:这寒冬腊月的,难道鬼魂不怕冷吗?他对她说:″你不能怨恨我。何必来苦苦缠烦我?如今多给你烧些冥钱,你快走吧!"

说完,让仆人快快关门。花羞连声叫冤,不肯离开,对着门里说:"潘秀,好你个负心人,背信弃义,你不得好死!″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门后的潘秀听后大怒,开门举剑,对着寒风中的花羞连刺几剑,然后看也不看,关门回楼上继续喝酒。

天亮时分,一队在街道巡视的衙门官兵,发现了倒在了血泊中的花羞,见她还有呼吸,忙抬回衙门进行了抢救。

也许是命不该绝,天见可怜,潘秀的那几剑,由于喝了酒,醉眼朦胧,所刺的几剑,都刺在了肩膀处。

经救治调理,花羞又一次从死亡边缘返回。她昏迷了两日,醒来后,哭着把自己的遭遇,一一对前来问话的府尹包拯说了。

包拯听后,既同情又怜惜。次日升堂,把与花羞有关之人,全部传讯到堂。

女子郁闷亡故,忠仆劈棺救主,避火灾找情郎相帮,遭剑刺命不该绝

当花羞出现在大堂之上时,在场之人除李新之外,都以为自己眼花了。

当包拯把花羞的遭遇当堂说了一遍后,花羞的父母及潘秀,惊讶地看着脸色惨白的花羞。

刘翁夫妻流着泪,上前紧紧抱住可怜的女儿,抱团哭在一起,潘秀则走到花羞前跪下,用手狠搧自己的嘴巴,不无内疚地说:″花羞姑娘,我潘秀对不起你,违背誓约,还持剑把你剌伤。我、我有愧于你呀!″

刘翁夫妻也愧疚地说:″可怜的女儿呀,都怪爹娘不好,违了你的心愿,让你吃尽了苦头!女儿呀,跟我们回家,此后,爹娘定会好好待你!"

花羞走到李新面前,说:″我已是他的妻子,怎么能回娘家?″

包拯最后判决:李新盗堀坟墓,按大宋律法,当应处斩。应念其救主心切,又救了花羞一命,功过相抵,免于处罚。

潘秀持剑伤人,应事出蹊跷,又侥幸伤及人性命,责其拿出银两若干,给予房屋已烧毁的李新夫妇,以资赎责。

刘翁夫妻因好好反省自己,由于做父母的固执,害了自己的女儿两次历经生死。

对包拯的判决,在堂之人,无一异议。李新携妻子花羞,拜谢了包大人,出门去找寻合适的房屋去了。

刘翁夫妻含泪,目送着女儿女婿远去,脸上露出了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