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字面意思是用计者想要在西边得手,就故意在东边摆出一副要进攻的架势,故意迷惑敌人。其实,本质意思和字面意思是一样的。声东击西是故意在东边搞出声势来,动静有多大不重要,关键是要让对方相信你确实是要在东边动手,从而放松在其他方向的防御;或者是搅乱对方的判断,搞不准到底哪个地方是你要进攻的方向,从而处处设防,就等于处处不设防。总之,就是要对方上当,如果不上当的话,连击也不要击了,徒增伤亡。

曹操
此计的学问之处在于如何声东,而且还能迷惑住对方,给自己创造有利机会。安排谁来“声东”的确是一个艺术活,没有一个好演员还真演不出好戏来。
1944年,美英盟军打算在欧洲西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备选地点有好几个,讨论来讨论去,只剩下诺曼底和加莱这两处海滩。最终,盟军将登陆地点定为了诺曼底。为了吸引德军加强对加莱的防御,盟军也是玩了一出声东击西之计,大肆制造要在加莱登陆的氛围,甚至还有模有样的成立一个加莱登陆指挥部,指挥部的司令就是大名鼎鼎的美国四星上将巴顿将军。德军误以为盟军要在加莱登陆,就减轻了在诺曼底的防御力量。到了1944年6月6日预定的进攻时间时,盟军主力从诺曼底攻了上来,德军才恍然大悟,原来真正的登陆地点是诺曼底而不是加莱,可惜为时已晚。
巴顿
声东击西之计很简单,破解此计也很简单,将计就计,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即可。此招非常管用,连校注过《孙子兵法》的一代枭雄曹操也此栽了跟头。
公元198年(建安三年),曹操率军攻打南阳张绣,张绣势单力薄先输一阵,吓得挂死了免战牌,躲在城中不出来。曹操围着南阳城转了一圈,发现城东南角最为薄弱,打算以此为突破口。于是,他便安排一部分军马在城西北角大造声势,给人一种要从西北角攻城的架势。暗地里,他让大部分军马在城东南角准备攻城器具。曹操的声东击西之计被张绣的谋士贾诩识破了,建议张绣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城中百姓穿上士兵衣服盔甲在城西北角驻守,搞出一副针锋相对的样子,同时把精锐部队隐藏在城东南角,伺机御敌。曹操准备停当后,就在白天带兵从西北角攻城,到了晚上又让精锐士卒从城东南角攻城。当曹军爬上城头时,张绣的伏兵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杀退了曹军的进攻。
贾诩
此战,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攻打张绣,却被张绣以声东击西之计打了个措手不及。曹操此计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张绣没有上他的当,知道他的主攻方向在东南角而不是西北角,所以在东南角做了充分的迎敌准备。
三十六计第八计“暗渡陈仓”与“声东击西”有点相似,都是用障眼法来迷惑敌人。但是,细节之处也与略有区别。“声东击西”是在东边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人不知道他要在东边动手似的;而“暗渡陈仓”则是让人看见他在修栈道,却不宣传,只做不说。一个是既说又做,另一个则是只做不说。关于“暗渡陈仓”之计,会有单独解读,在此不展开。
竹判官《三十六计新坐标之不殆之道》原创第8篇
20211105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