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59年,毛主席和贺子珍庐山重逢,得知其享副省级待遇后:可以了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1937年,由于年少轻狂,贺子珍毅然地离开延安奔赴苏联,在面对毛主席的挽留,贺子珍还是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只让别人口头传达一句话:“我要去苏联治病,取弹药,好好学习,我一定要走,等我两年。”

贺子珍本是毛主席的妻子,结婚的十年来两人相敬如宾,共同孕育了诸多孩子。在1937年,怀有身孕的贺子珍负气离开延安,前往苏联,一直到1959年两人才再度相逢。

然而12年的时过境迁,早已物是人非,毛主席早已组建新的家庭,面对贺子珍的爱意,毛主席无法回应,只能以同志的身份去安慰她,在送走贺子珍后,得知她已享受副省级待遇,自己喃喃说道:“可以了”。

负气出走

1927年10月,毛主席带领着秋收起义军队上井冈山的那一天,袁文才带领着他手下大小头头来迎接自己,并向毛主席介绍自己的众好友。

当向毛主席介绍到贺子珍时,毛主席着实被面前的姑娘震惊到了,先不说18岁的青葱样貌,单是如此稚嫩的年纪就当上了头领,也能让毛主席震惊。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在井冈山上,对革命怀着巨大兴趣的贺子珍经常找毛主席谈论革命和事业理想,在毛主席的思想影响下,贺子珍对革命和理想的理解逐渐得到了升华,两人的关系也在诸多共同话题的影响下,日久弥坚。

1928年,在好友的撮合下,毛主席和贺子珍结婚了。自结婚后,毛主席和贺子珍一直都很恩爱,毛主席一直很迁就贺子珍,每当两人出现分歧时,毛主席尽量都顺从贺子珍的意见,两人的婚姻持续了10年,这10年来,两人相敬如宾,很少出现争吵。

然而1937年,毛主席和贺子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争吵,那场争吵直接葬送了两人十年的婚姻。

当年,延安来了一名美国女记者,由于思想文化的不同,女记者的一些行为颇为开放,在跟毛主席和周总理相处时,就会十分随意。

然而就是这份随意,让贺子珍心里有气。虽然贺子珍是革命事业者,但是思想也不会像美国那么开放,再加上当时贺子珍已经怀有身孕,这导致贺子珍和毛主席多次争吵无果,负气的她决定离开延安去上海。

贺子珍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毛主席,然而适逢乱世,贺子珍自己也怀有身孕,为了妻子和腹中胎儿的安全,毛主席也放下身段恳请贺子珍不要离开延安。

但贺子珍去意已决,8月,贺子珍离开延安前往西安,准备过段时间再去上海,当毛主席开完会赶回家看见家里空无一人时,毛主席意识到:贺子珍真的走了。

当时,淞沪会战爆发,贺子珍最终没去成上海,但是脾气倔强的她仍不愿意回延安,于是决定一路北上去苏联呆着。

在路上,毛主席一直给贺子珍传达让她赶紧回来的消息,可是贺子珍并没有理会,而是选择留在苏联。

阔别多年

来到了当时的红色圣地苏联不久,贺子珍便诞下一子,并为孩子取名廖瓦,这是她和毛主席最后的一个孩子。然而这个孩子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出生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地点。

当时苏联正值隆冬,气温异常寒冷,贺子珍刚坐完月子就投入到革命知识的学习中,为了不影响自己学习,她将孩子送到育婴室中,然而对当地气候极度不适应的廖瓦没多久就染上风寒。

而此时一心学习的贺子珍并没重视孩子的病情,没多久,廖瓦的风寒就变成了肺炎,出生不到10个月就夭折了。

幼子早夭给了贺子珍不小的打击,再加上之前身体中的碎弹片,贺子珍的神经逐渐变得衰弱,她开始意识到自己当初负气来到苏联是一件多么错误的事情。

幼子早夭,苏联边境战事紧张,远在异国他乡的贺子珍没有一个能互相照应的人,她十分后悔当初离开延安,她给毛主席发了一发封信,表示自己想要回到延安去。

然而毛主席和回信却表示,自己和她的婚姻关系破裂,以后便是同志了。1941年,毛主席将李敏送到莫斯科和贺子珍团聚,然而没多久苏德战争爆发,两人颠沛流离,一直到被安置在伊万诺沃市的国际儿童院内。

不久后李敏重病,在前有丧子之痛的打击下,贺子珍十分紧张,她与儿童院发生了争执,却没想到被他人下令关押在精神病院中,这一关,就是整整6年。

6年后,知道贺子珍遭遇的王稼祥夫妇奉命将她带回阔别已久的国家,然而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与主席分别10年,他早已组建新的家庭,贺子珍的父母也相继去世,在祖国的亲人寥寥无几。

在提起毛主席时,贺子珍依旧十分想念他,得知自己的父母是毛主席养老送终时,贺子珍十分感动,想要见一见毛主席,当面和他道谢。

庐山重逢

1959年,见到贺子珍的曾志去到毛主席的住所,向毛主席禀告了贺子珍的境况,听完曾志的话后,毛主席踱步良久,决定让曾志安排,自己要见一见贺子珍。

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曾志的丈夫知道后,坚决反对曾志去接贺子珍,无奈之下,只能请杨尚奎夫人水静下山接贺子珍,朱旦华等人在山上等待他们的到来。

同年7月,水静驾车来到贺子珍的家中,以“省委安排你去庐山疗养”的理由将贺子珍接到庐山去。

9日晚上,水静带领着贺子珍来到了主席的别墅中,此时,阔别了22年的贺子珍见到了面前魂牵梦绕的毛主席时情不自禁,泪眼婆娑。

毛主席和贺子珍对视良久,千言万语一时间不知从何说起,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过了许久,两人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毛主席问她当初在苏联过得怎样,贺子珍将自己在苏联的10年悉数道来。

在听完贺子珍讲完那些苦难,毛主席问她,当初为什么要走,,她表示自己的确十分后悔,自己当初太不懂事,她的情绪又逐渐不稳定起来,为了贺子珍的情绪,毛主席又故意将话题岔开,将贺子珍哄好。

两人交谈甚欢,时间一转眼就到了10点,两人不得不分别。虽然心里不舍,贺子珍也知道毛主席的事务繁重,只好起身离开,毛主席安排手下警卫护送贺子珍离开,又传叫了水静。

毛主席问水静:“贺子珍现在享受什么待遇?”

水静回答:“副省级。”

毛主席听后沉思良久,说道:“可以了”。

庐山重逢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那时贺子珍50岁,毛主席已经66岁了。在1979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因病去世,享年83岁,而当时贺子珍因为年老体弱已经无法去北京悼念,庐山一别,竟成永别。

小结:

毛主席与贺子珍的婚姻是中国革命史上最令世人瞩目的红色婚姻之一。从1928年到1938年的十年,是中国革命最艰苦的十年,这十年来,贺子珍一直陪伴在毛主席的身边,同生共死,不离不弃,相濡以沫,共同面对政治上和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是糟糠之妻。尽管当时贺子珍负气出走,但是毛主席在庐山分别后,也一直思念着贺子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