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一伙盗墓贼在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荆州镇太晖村使用炸药进行盗墓。收到消息的荆州博物馆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根据出土的墓志铭确定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献王朱柏的衣冠冢。
翩翩少年,温润如玉
朱柏,出生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八月初三日,生母顺妃胡氏。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月初一,年仅8岁的朱柏受封为湘王。洪武十七年正月,在荆州府兴建湘王宫殿。
在明初才子觧缙所撰写的"湘献王神道碑"中描述朱柏"惟王㓜而羙异,长而通明。温恭粹德,武而有文。"可见湘王从小就知书达理,聪明灵秀。朱柏不但聪明,学习还特别刻苦,"常至夜分不寐,篝灯屛枕"。又聪明,又努力,这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洪武十八年九月,"册靖海侯吴忠女弟,为湘王柏妃。"《湘献王神道碑文》则记载"妃吴氏,靖海侯祯之女。"两相印证,可以推测湘王妃吴氏是第二代靖海侯吴忠的妹妹。但是在《明太宗实录》却说"妃,江阴侯吴高之女。"就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吴高是首封江阴侯吴良的儿子,而吴良是吴忠的伯父。吴良、吴祯兄弟俩和朱元璋是一个辈分的人,所以吴祯的女儿嫁给朱元璋的儿子,辈分上也合适。但如果按照《明太宗实录》的说法吴氏是吴高的女儿,吴良的孙女,那和朱柏就差辈了。因此《明太宗实录》的记载有误。
文武双全,醉心道家
洪武十八年十月,湘王朱柏正式之国荆州。之前我们说到朱柏的文学造诣很高,但同时他又"膂力过人,善弓矢刀槊,上马奋捷如飞。"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优秀王爷。
在洪武二十二年,发生了一起"达兵反常徳"事件。蒙古叛军在孛罗哥的率领下企图由荆襄入陕西,再回到大漠。在到达荆州虎渡河时,朱柏决定率领本部荆州护卫官兵对其进行阻击。在对部队做战前动员的时候,朱柏表示:"虏兵锐甚,必有以挫之。今渐沮衂,若纵使得入塞,遗祸将大。"正是由于荆州护卫军的阻击,不但打击了叛军的气焰,也有效的延缓了叛军的行动。同时镇守陕西的右军都督佥事聂纬率军进行增援,最后将叛军一举歼灭。
洪武二十八年闰九月重新修订亲王岁禄,当时能够享受到一万石足额的只有晋王、燕王、楚王、蜀王和湘王五人,可见老朱对朱柏的喜爱和器重。
洪武三十年五月,朱柏和六哥楚王朱桢受命挂帅讨伐古州洞蛮。不过此时的兄弟二人不知是否在册封皇太孙之后心灰意冷,或是过于低调。在领命出征之后,二人始终逗留不进。结果惹得老朱龙颜大怒,九月的时候派信国公汤和挂帅,另外打法兄弟二人去监工修造铜鼓城。
朱柏在荆州的时候曾经建造一座景元阁,专供文人贤士修撰图书。另外为了让皇太孙集团对自己放心,后期的朱柏颇为醉心于道家。他不但自号"紫虚子",还曾经特地登武当山寻找传说中的道士张三丰。寻之不得后,还曾留下一首《赞张真仙诗》。—"张玄玄,爱神仙。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猕松下眠。张玄玄,爱神仙。匪抑乘飚游极表,茅龙想驭游青天。"

太晖观
威武不屈,以死明志
皇太孙朱允炆即位之后,立刻大刀阔斧进行削藩。建文元年四月,有人向朝廷告密说湘王朱柏谋反,证据是其所造王宫(太晖观)擅自使用蟠龙柱和铜瓦,谮越等级。这真真的是一起"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罪名。根据明代文学家钱希言所著《辽邸记闻》记载"城以内,西有子城曰湘城者,故湘王分封建宫之地也。"很明显,湘王宫殿就位于荆州城内。太晖观则在荆州城外,只是朱柏热爱道教,这才经常来太晖观居住。而且太晖观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可以看到从建造布局到制式风格,完全不同于明代王宫规制。至于所谓的蟠龙柱,也依然矗立在太晖观祖师殿前,不存在所谓的僭越情况。
那么导致朱柏罹难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从朱允炆后来废朱棣为庶人的诏书中,我们可以大概推测一下皇帝的想法。诏书中说:"去年,周庶人橚僭为不轨,辞连燕、齐、湘三王。"这里指的是洪武三十一年八月,以谋反为理由抓捕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今年齐王榑谋逆,又与棣、柏同谋。"这里指的是建文元年四月,同样以谋反为借口抓捕朱元璋第七子齐王朱榑。在这中间,矛头都指向燕王朱棣和湘王朱柏,可见在朱允炆心中,二王就是谋逆的幕后主使人。
还有一件巧合而诡异的事情。洪武二十五年四月,皇太子朱标去世。八月二十二日,湘王朱柏和燕王朱棣受召来到南京。观摩完于九月十二日举行的皇太孙朱允炆册封仪式后,九月二十日,二王回国。巧合的是在朱允炆登基之后,朱棣、朱柏兄弟二人,一个被生生逼反,一个被活活逼死。二人在南京观摩皇太孙册封的时候是否发生了什么,让朱允炆必欲置二人于死地?
面对朝廷的污蔑,朱柏没有反抗,这证明了他的忠诚。但是他也没有像他别的兄弟们那样束手就擒。看着包围王宫企图抓自己去领赏的朝廷官员,朱柏仰天长叹道:"我乃太祖高皇帝之子,太祖病危我不能前去探视,太祖入葬又不能前去尽孝。现在又将受辱于宵小之辈么?苟延残喘,我做不到。"说完,整理衣冠之后自焚而死。从王妃到宫人,"阖宫皆从之。"
朱柏以死明志的刚烈举动,并不能打动他那个侄子朱允炆冷酷而邪恶的心。得到朱柏死讯后,朱允炆勃然大怒,下诏赐朱柏谥号为"戾"。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朱棣大军进入南京,结束了朱允炆的统治。七月,朱棣派工部员外郎唐鉴祭祀湘王朱柏,改谥号为"献"并建衣冠冢。谥法,聪明睿智、向惠内德曰献。当了皇帝的朱棣,内心应该是很感激朱柏的吧。正是朱柏的那一场大火,烧去了建文帝朱允炆和他那帮文臣的假面具,让朱棣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