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象,如果是当今的好莱坞,会不会为一部如此“危险”价值观的影片叫好。
但在2007年,这部电影除了给朱迪·福斯特带来一个金球奖影后提名,便在颁奖季销声匿迹。

即便是号称不夜城的纽约,遍布全市的霓虹灯也无法照亮夜幕中的每个角落。朱迪饰演的电台主持人erika住在纽约,一晚,她与未婚夫被一伙暴徒围攻,她被打成重伤,而未婚夫则惨遭杀害。
数个礼拜之后,erika从昏迷中醒来,崩溃之余,更痛苦的是无法找出罪犯。为了复仇,她买到了一把枪,并在一次次意外中,过上了一种不断杀掉男性恶徒从而“为民除暴”的生活。
如同之后《凭空而来》里黛安·克鲁格或《小丑》里华金·菲尼克斯的演绎,朱迪在片中的出演,同样是遭致不幸,在社会的压迫下走上一条复仇之路这样的路径。
与此同时,这部电影与这个角色也可以被当成是呼应当年《出租车司机》的一次尝试。朱迪所要刻画的,是一个差点丧失生命并在苏醒后一无所有的女人。
她只能靠枪支保护自己,并用它一而再、再而三地杀人。从完全不会使用枪支,到娴熟地成为一个“女枪手”,整个过程中来自心理与身体性的恐惧、不安,以及个体深陷社会的多重伦理困境,不断侵蚀着这个角色的内心。
影片展开在纽约现实的街头语境之下,而朱迪则一步步地让erika在冷静的外壳下“失控”,终至善与恶的边缘。客观来说,电影本身有着无法被忽视的缺陷,而朱迪则凭借着自身的表演弥补了影片的完成度,令erika这个角色的每一步转变都能令人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