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作者:小当家阿昴

最近朋友送了我一部动画电影《无敌破坏王2:大闹互联网》,一开始我是不以为意的,因为从画风上看比较低幼,并不是我特别感兴趣的类型。

然而闲来无事,沉下心来一看,这才发现幸亏我没有彻底忽略它,否则很可能就会因此与一部互联网职场励志电影失之交臂了。

没错就是职场励志片,互联网从业者,尤其是游戏行业的从业者们,我特别推荐你们看这部片子。

如果说《头号玩家》是一封来自过去的情书,用无数彩蛋唤醒我们最初的美好记忆,那么《无敌破坏王2》便是一封寄给未来的offer,让人看后忍不住思考,到底该不该走出舒适区,为自己向往的事业放手一搏。

另一方面,它又可以被当成是一部有点写实色彩的互联网纪录片,真实展现了如今互联网视频平台上流量为王、点赞即收益的现象。同时也和我们探讨了这样一个话题:

(还没有看过本片的朋友,头条里就有不少迪士尼动画电影,点击下方搜索框,输入无敌破坏王,即可欣赏这个系列有趣又励志的优秀影片了。)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突然失去工作后的迷茫,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尤其这份工作还是自己从事了好多年、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

影片中,云妮洛普的遭遇就是这样。她所在的街机赛车游戏《甜蜜冲刺》,方向盘被意外损坏。因为游戏公司已倒闭多年,替代品只能从易贝上找。而全网仅剩的这一个方向盘,起拍价200美金,比这台游戏机一年赚的钱还要多。所以老板当机立断,决定把这台游戏机拆成零件卖给收废品的。

这一幕令我颇为感同身受。因为自己曾是个游戏策划,曾连续参与制作和维护长达9年之久的游戏,便是因为被日渐兴起的新游戏所替代,越来越不受重视,投入越来越少,又被莫名分摊了不少原本不该属于它的成本,最终变得入不敷出。终于在去年被上面决定,停止常规月度更新,待到完全无法负担服务器的成本,任由它自生自灭了。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云妮此刻的心情。尽管她平时经常抱怨游戏无聊,觉得赛道太单调了没有挑战性。但真有一天突然失去了它,却一下子迷失了自我,无法再清楚定位自己存在的意义。

这样的经历,与现实中过分热爱工作、对工作倾注了过多热情、却忽然在一夜之间忽然失去它的我们,又是何其相似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我得知我的游戏被终止一切更新、只能等待自生自灭时,我当时的想法,和云妮是一模一样的。

的确可以很快被安排到其他项目中,工作也能无缝衔接上,可以说经济上不会受到任何影响,但我内心还是感到深受重创。

特别是在看到玩家在聊天区说这一期时装好看、相约着去买的时候,窥屏的我忍不住趴在桌子上大哭起来。因为以后都不会再有新时装了,大家的回忆将永远定格在这里,他们的和我们的。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电影原本的走向,是拉尔夫带着云妮去互联网挣大钱,买回方向盘,将《甜蜜冲刺》救活。

但之所以觉得它可以被称为职场电影,是因为故事没有以云妮洛普回归游戏厅作为结尾,而是让她在为挣钱买方向盘打工的过程中,进入了一款名为《狂暴飙车》的赛车游戏里,重新找到了自己真正向往的职业发展方向。

与《甜蜜冲刺》满满的糖果风不同的是,这里是个热血狂热、又充满各种危险挑战的成人游戏世界。

这里有会从下水道里钻出来吃人的鲨鱼,有会被火焰喷射器消灭的玩家,还有各种废土朋克风打扮的npc。其中最令她羡慕不已的,就是又a又飒的闪姐,还有她那辆价值连城的红色跑车。

见识过这一切之后,云妮洛普不想再回到小女孩过家家的世界,她想要留在这里,想要像闪姐那样开着飒爽酷炫的跑车,成为一名自由、无拘无束的真正赛车手。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本来买到方向盘,他们就能拯救游戏,回归从前的职场,继续一切岁月静好却又波澜不惊的生活。

但这并不是云妮想要的,装满希望的宝盒一旦被打开,很难有人会忍心再将它关上;追逐梦想的热情一旦被点燃,便无法再轻易熄灭,回到从前了。

为此,云妮也非常苦恼——一边是为自己不惜一切代价、一直等在原地的老友,另一边又是自己终于触手可及的、充满挑战的全新赛道。

到底该如何选择?

闪姐的话很有道理,“没人规定,最好的朋友一定要有同样的梦想”。

他们因此产生了误会,又最终依靠彼此的真心信任,达成了和解。

奖章可以一人一半,即便我们不在同一个世界,不在同一个赛道里,也能继续以各自的方式、一起相约追逐各自的梦想。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这一段拉尔夫为赚钱给云妮买方向盘拯救游戏、成为“爆音视频”网红的桥段,对浮躁的网红经济给予了一定的讽刺。

人们根本不会注意拉尔夫输出了什么内容,只因他前期带来了非比寻常的热度,被算法女王赞姐看中,大力扶持,按照算法热度最靠前的关键字,打造了许多流量爆款、内容却极为空洞无聊的视频。

“点赞就是钱,亲爱的,你的爆音账号,可以把点赞转换成钱”。怎么样,有没有觉得这句话非常熟悉呢?是的,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在各大平台上,流量早就成了驱动各类创作的第一生产力。

所以不止点赞能够成为钱,黑红也是红,很多时候,争议也能变成钱。

从之前的微博蔡徐坤粉丝死守流量阵地、与周杰伦夕阳红粉丝团的一战,再到今年年初搅动了大半个互联网的227事件。表象看似截然不同,但哪一件又能与背后的“流量”二字脱得开干系呢?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互联网上的大多数冲突,最初可能只是因为三观不合,但只要有热度可图,最后往往都会被升级为流量的博弈,而背离了当事人原本的初衷。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诚然拉尔夫为了赚钱,拍了不少无聊的视频,可他做这一切,却都只是为了拯救云妮的那款赛车游戏而已。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些,所以在看到如潮水般的差评、经历了短暂难过之后,很快又振作起来。

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里不过是他实现愿望的跳板而已。他从不因网红的身份迷失自己,在赚够了钱之后,第一时间想到通知云妮,可以拿上方向盘回家了。

友情对他来说才是最珍贵的,只有云妮洛普在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家。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像拉尔夫这样的网红,现实中也的确存在。他们努力的输出内容,不止为了流量和金钱,更为实现自我真正的价值。

从成名不忘本的大衣哥朱之文,到让一句“奥利给”火遍全中国的朝阳冬泳怪鸽,再到千千万万在视频平台上以平凡却正向的生活内容,鼓励着大家,收获着网友真心喜爱的网红们,他们都值得被真心点赞。

他们从不以网红的身份骄傲自居,不会迷失在互联网的花花世界里。在现实生活中,依旧脚踏实地的过好每一天,为我们传递着振奋人心的正能量。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批判现实不是最终目的,让人从批判中产生反思,考虑该如何去伪存真、充分利用流量创造正向价值,这才是电影描绘网红经济桥段的真正目的所在。

就像赞姐说的那样,互联网也有好处。

“上网第一条原则,就是永远别看评论,在这里能看见有些人心里最坏的部分”,然而同样的,“在这里,你也能迅速在某个网页上找到只剩一个的方向盘,而且还能赚到足够的钱买下它。”

从《无敌破坏王2》看互联网人的困境,和对浮躁网红时代的讽刺突如其来的职场迷茫:我的游戏没了——以后我还能干什么呢?职场转型:走出舒适区,勇敢和老友大声说再见浮躁的网红时代,算法为王,流量远比内容本身更能带来收益拉尔夫:在浮躁的时代,始终坚持自己的初衷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

“资本天生是逐利的,没有善恶之分,哪里有利可图,就会流向哪里”,流量其实也是一样。

所以算法技术本身,亦没有善恶之分。能做出善恶选择的,只是我们这些发明了算法、又在被算法利用、同时又努力去利用算法、与它达成和解、努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人。

(文案:小当家阿昴,严禁无授权转载,洗稿抄袭盗用必究!)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