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Spark修炼之道(基础篇)——Linux大数据开发基础:第三节:用户和组

理解用户和组的概念

用户管理

组管理

权限分配

在第一讲中我们提到,linux是一种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在讲ls -l命令行我们看到如下文件详细信息:

这其中便涉及到用户和组的权限问题,在讲这部分内容之前呢,先来理解一下用户和组的概念

在linux中,用户是能够获取系统资源的权限的集合,组是权限的容器。

用户类型

描述

管理员 root

具有使用系统所有权限的用户,其uid 为0

普通用户

即一般用户,其使用系统的权限受限,其uid为500-60000之间.

系统用户

保障系统运行的用户,一般不提供密码登录系统,其uid为1-499之间

与linux用户信息相关的文件有两个,分别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passwd文件内容如下:

/etc/passwd文件内容格式为:

account: 用户名或帐号

password :用户密码占位符

uid:用户的id号

gid:用户所在组的id号

gecos:用户的详细信息(如姓名,年龄,电话等)

diretory:用户所的主目录

shell:用户所在的编程环境

/etc/shadow文件内容格式为:

用户组类型

普通用户组

可以加入多个用户

系统组

一般加入一些系统用户

私有组(也称基本组)

当创建用户时,如果没有为其指明所属组,则就为其定义一个私有的用户组,起名称与用户名同名,当把其他用户加入到该组中,则其就变成了普通组

前面我提到,组是权限的容器,如普通用户 user1,user2, user3所属组group,则它们会继承组group的权限,与group相关的文件包括/etc/group /etc/gshadow

下面给出的是/etc/group文件内容及格式含义

下面给出的是/etc/gshadow文件内容及格式含义

linux中的用户管理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和修改。所有操作都影响/etc/passwd中的文件内容

注销用户,重新到登录界面时,便会出现john用户的登录选项

Spark修炼之道(基础篇)——Linux大数据开发基础:第三节:用户和组

删除用户时,用户不能处于登录状态:

前面我们知道,组是权限的集合。在linux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没有指定时都默认为私有组,私有组名同用户名一致,建立用户组的好处是系统能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的操作权限进行集中管理。组管理涉及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在本节第一节,我们提到ls -l命令显示的文件或目录详细信息具有如下格式

现在我们对ls -l显示的内容进行分解,首先来看前半部分

Spark修炼之道(基础篇)——Linux大数据开发基础:第三节:用户和组

首先是文件类型,-表示文本文件,d表示目录,除此之外还有下列几种文件(不常见):

code

file type

-

standard file

d

standard directory

l

symbolic link (a shortcut to another file)

s

socket (a file designed to send and receive data over a network)

c

character device (a hardware device driver, usually found in /dev)

b

block device (a hardware device driver, usually found in /dev)

后面紧跟着的是用户权限、组权限及其它权限,其中r表示读权限,w表示写权限,x表示可执行权限,

再后面的数字表示的是链接数,这个放到下一节中介绍

紧接着是文件或目录的所属者,所属用户组,文件大小(字节数),文件最后访问时间,文件名。

下面具体说明:

1 增加权限

2 减小权限

3 给当前用户增加权限

4 灵活设置权限,采用数字方式

读、写、运行三项权限可以用数字表示,就是r=4,w=2,x=1

5 改变用户 chown

将root拥有改xtwy用户拥有

6 改变用户组 chgrp

添加公众微信号,可以了解更多最新spark、scala相关技术资讯

Spark修炼之道(基础篇)——Linux大数据开发基础:第三节:用户和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