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从“大胆姑娘”到“知心姐姐”——新邵女教师刘倩的美丽进阶

作者:华声在线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杨能广 童中涵 李宏 记者 肖霄

9月6日,新邵县迎光乡百顺小学女教师刘倩一如既往早早起了床,叫醒弟弟,准备早餐。“学校太偏了,买不到早点,早餐和晚餐只能自力更生了。”她解释道。

百顺小学是一所离县城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偏远山村小学,刘倩已在这里坚守了7年。刘倩是邵阳县人,她和弟弟都是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和山区很多留守儿童一样,缺乏母爱和父爱。多年来,她带着弟弟一直坚守在第二故乡教书育人。

从“大胆姑娘”到“知心姐姐”——新邵女教师刘倩的美丽进阶

山区来了个“大胆姑娘”

2012年9月,家在80公里开外的邵阳县五丰铺镇、刚刚大学毕业的刘倩,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特岗教师考试,成为百顺小学的一名教师。

尽管出身在贫困家庭,但学校简陋的教学条件还是有点“吓到”了刘倩。“当时学校没有围墙,操场就是一块草地,还有牛在吃草,稍不注意就会踩到牛粪。”她说,虽然条件有点艰苦,但老师们都很热情,让她决心在这里安心教书。

“她来的时候是我去接的,当时学校9个老师大部分家就在附近。为解决她的住宿问题,我们临时把一个散了架的木床钉好,并收拾出了一间房子。”校长彭本铁说,学校后面就是一片坟地,刘倩的宿舍连玻璃都是破的,大家担心她一个女孩子住校会害怕,但没想到她都克服了,所以我们都说她真是个“大胆姑娘”。

当时学校很缺老师,刘倩一来就接手了一年级包班教学的任务,每天需要管理50个孩子,并担任6个课时的教学任务。“那时我确实感觉有点吃力,但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就一定要干好。”自走上三尺讲台以来,刘倩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7年度,刘倩被评为新邵县优秀教师、县级优秀班主任,所撰写的教案获县优秀,多次获乡质量检测前五名教学评估奖励。

从“大胆姑娘”到“知心姐姐”——新邵女教师刘倩的美丽进阶

孩子们的“知心姐姐”

尽管生活屡遭不幸,但刘倩从未影响工作,她总是用心与学生去沟通,用情去感化学生。

2012年,刘倩所教一年级班级的一个叫小红(化名)的学生,由于智力障碍,一到下课就跑到外面池塘边去玩水。那时候,学校还没有修筑围墙,刘倩只好一到下课也跟着往外跑。“有一次她感冒了,我恰好有给弟弟的备用药,就赶紧烧热水给她泡好了药。”刘倩说,连续照顾几天后,小红的感冒好了,对老师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以前有点自闭的她不喜欢叫老师,后来慢慢开始对我笑了,也学会讲礼貌叫老师了。”在刘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小红慢慢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现在她已读初一,还经常打电话过来问候老师。

在去年接手的一年级学生中,家庭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小涛(化名),幼时患过脑膜炎,原来在湖北一所特殊学校就读,后由于家庭变故长期辍学在家。如今,小涛已经11岁了,也是爷爷第三次带他来报名读书了。前两次,他都因生活无法自理被拒收,这次爷爷听说刘倩老师有爱心,所以来试试看。看到家长恳求与无奈的目光,刘倩决定将小涛收下了。可他由于身体缺陷,上课时总喜欢东张西望,特别爱动,有时候甚至大喊大叫,一个学期下来损坏了三条凳子。尽管如此,刘老师还是发现了小涛热爱劳动和唱歌音准好的优点,多次对他进行表扬。在刘老师耐心细致的教育下,如今小涛的成绩居于中等了。

2018年,刘倩有一个对调回家乡学校任教的机会,可她放弃了。她说:“面对机会我不是没有纠结,但这里的领导和同事们对我太好了,我对这里的孩子、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也有感情了,确实舍不得!”

“今年,刘倩老师以高尚的师德和突出的成绩,被评为全乡道德模范,她是我们乡教育系统的一面旗帜。”迎光乡主管教育工作的副乡长邓红卫说。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新湖南客户端读者热线:0731-84326002。转载授权:0731-84326133苏女士。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责编:肖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