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宁德周宁县:山货"有名姓"打入市场

资料来源:Taihai.com

山货"名牌"打入市场

新华社台湾海网8月3日电习近平秘书长在访问福建省期间强调,将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和流通环境,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周宁县挖掘整合全县特色产品资源,实施品牌驱动战略,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当地农产品价值,全面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政策支持

品牌农业"春园"

"过去,虽然我们喝了好茶,但我们可以躲在人们不知道的山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茶叶市场认知度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售出25吨茶叶,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近日,福建海雾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经理徐贤贤为记者计算了一笔账目。

徐贤贤的《茶叶增收账目》,背后是宁县一周的《品牌富农书》。"我们立足周宁农业'高山''高品质'特色,坚持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路径,扩大特色农业养殖规模,培育一批响亮的农业品牌。"周宁县委书记袁华军说。

周宁县高海拔,土壤肥沃,水源充沛,昼夜温差大,优质农产品产量丰富。不过,酒香也怕胡同深,那么好的产品也需要品牌支撑。

如何利用打造品牌的优势?该县制定了《周宁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现代农业'五'(2020-2021)工作方案》,鼓励农业相关主体积极申报"三产品一标"认证,首次获得农产品无公害证书、绿色食品证书、有机食品证书、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主体, 分别为1万元、2万元、5万元、10万元一次性单独奖励。

良好的政策有力支撑,周宁农业品牌发展迎来了春天。该县已成功为周宁高山云茶、周宁高山马铃薯、周宁高山百合、周宁山晚熟葡萄等7种农产品创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入选全国优秀新农产品名录。

周宁县以"周宁高山云茶"、"周宁高山马薯"、"周宁马坑宝岭花生"等公有品牌实行动态许可管理,提升企业质量和效益。数据显示,周宁县7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已实施授权企业30个。

品牌效应

助农"钱景亮"

周宁县加快建设无公害茶园和现代标准生态茶园的步伐,努力打造高山生态茶叶品牌。经过多次努力,"诉讼茶""周宁高山云茶"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商标,茶树品种"宫廷茶""唐家山菜茶""祖禹野茶"等入选福建省茶树优质资源保护品种。

目前,周宁县已开发茶园10.7万余亩,2020年生产干发茶10550吨,产值4.6亿元,茶叶行业总产值达到10.2亿元。

同时,周宁县通过发布《周宁高山云茶》集团标准,完善激励机制,精心策划组织各种茶叶活动,提升茶叶品质,提高茶叶美誉度。

品牌建设,最大的好处是农民。第一章村茶农郑国成感深:"近年来,绿茶的价格从每公斤2元到6元以上,甚至十几元,也供不应求。"得益于茶产业的发展,周宁县茶农人均年净收入约为8000元,带动了全县70%的茶农增产增收。

202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31亿元,同比增长4.95%,山城花卉、水果、土豆和大量特色农产品登顶,走出山外,进入市场。

继续前进

金座"遍地开花"

周宁山晚熟葡萄皮稀薄汁液甜,品质优良。为了使好葡萄卖好价,周宁县积极扶持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加大技术培训和指导力度,采取"合作社与基地和农民"、"合作社与电子商务"等产业化运作模式,着力打造"周宁山晚熟葡萄"品牌。

2019年,周宁山晚熟葡萄成功入选全国优秀新农产品名录。今年,周宁县继续努力打造品牌,进一步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在品牌建设的强烈氛围中,农民越来越有动力种植晚熟葡萄。据统计,周宁县山地晚熟葡萄种植面积近5000亩,年产值近8000万元,全县参与发展的葡萄产业企业、合作社多达70多家,直接或间接惠及家庭多达1200户。

今年以来,周宁县已成功申请"周宁高山百合""周宁阿尔卑斯杜娟"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此基础上,周宁县将继续推动高山晚熟葡萄、高山猕猴桃、高山茶油等"民族"品牌的诞生。

"全县现有油茶林3万余亩,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通过打造品牌,将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成长积极性,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系列化、多元化发展。"周宁县油茶协会理事陈明熙对山茶油品牌树立信心。

同时,周宁县还针对全县农业生产布局、产业特色、品种优势和农产品特点,加快县农公品牌商标申请步伐,对现有分散的农产品品牌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构建"区域公有品牌、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多元化的农业品牌发展格局。(福建日报记者朱子米、记者郑文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