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变换。就可以想到它可以做很多很多的事情了,这个属性有很多的值,在这里简单列举一下:
translate(x,y)、translatex(x)、translatey(y)、translatez(z)、translate3d(x,y,z):定义位置的<code>移动距离</code>。
scale(x,y)、scalex(x)、scaley(y)、scalez(z)、scale3d(x,y,z):定义元素的<code>缩放比例</code>。
rotate(angle)、rotatex(a)、rotatey(a)、rotatez(a)、rotate3d(x,y,z,angle):定义元素的<code>旋转角度</code>。
skew(x-angle,y-angle)、skewx(angle)、skewy(angle):定义元素的<code>倾斜角度</code>。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三维的空间图,不要被第一眼的复杂感吓到,仔细分解一下其实还是很清晰的:反正就x轴、y轴、z轴三个方向嘛。
想象一下,假如你现在坐在电脑面前,<code>电脑屏幕中心是原点,原点往右就是x轴正方向,往下就是y轴正方向,往屏幕前方(也就是往人脸)的方向就是z轴的正方向了</code>。把坐标轴的方向搞清楚了,上面的方法就能正确的使用了。
如果你觉得上面的解释仍然太过于枯燥抽象,那就来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来对应一下三个rotate属性(rotatex、rotatey、rotatez)吧:
如下图:体操表演-绕着x轴旋转就是<code>rotatex</code>(单杠就是x轴)
如下图:钢管舞表演-绕着y轴旋转就是<code>rotatey</code>(钢管就是y轴)
如下图:转盘旋转-绕着z轴在旋转就是<code>rotatez</code>(想象有一根绳子从转盘的中心穿过,图不好找==)
perspective的中文意思是:透视,视角!该属性用来激活一个3d空间。
当为元素定义perspective属性时,其子元素都会获得透视效果(使用了3d变换的元素)。所以一般来说perspective属性都应用在父元素上,我们可以把这个父元素称为<code>舞台元素</code>。
只看解释可能还是难以理解,我们还是用实例说话吧:
从上图可以看出,div1是div2的父元素,开始我们给div2元素增加旋转<code>transform:rotatex(50deg)</code>的时候,只感觉div2在平面上被‘压缩’了,没有3d的效果,然后当我们给父元素div1增加<code>perspective: 150px;</code>的时候,立马就能看到3d的效果了,感受到他的神奇之处了吧。
<code>另外,perspective的取值也一直是个谜,经过我的多次查阅和测试,得出了一下几个结论</code>:
取值为none或不设置,就没有3d空间。
取值越小,3d效果就越明显,也就是你的眼睛越靠近真3d。
貌似当取值为元素的宽度时,视觉效果比较好。
transform-style指定嵌套元素如何在3d空间中呈现。
<code>flat</code>是默认值,表示所有子元素在2d平面呈现;<code>preserve-3d</code>表示所有子元素在3d空间中呈现。
因此,我们想要实现一些3d效果的时候,<code>transform-style: preserve-3d</code>是少不了的。一般而言,该声明应用在3d变换的兄弟元素们的父元素上,我们可以叫它<code>容器</code>。
transform-origin用来改变元素的原点位置。
它的取值方式有很多种,下面我们通过实例(把背景为黄色的div顺时针旋转45deg)来介绍一下它的常用取值方式:
<code>transform-origin:center</code>(默认值,等价于:center center/ 50% 50%)
<code>transform-origin:top</code>(等价于:top center/center top)
<code>transform-origin:bottom</code>(等价于:bottom center/center bottom)
<code>transform-origin:right</code>(等价于:right center/center right)
<code>transform-origin:left</code>(等价于:left center/center left)
<code>transform-origin:top left</code>(等价于:left top)
同理,还可以设置为:
<code>transform-origin:top right(右上角为原点)</code>、<code>transform-origin:bottom right(右下角为原点)</code>、<code>transform-origin:bottom left(左下角为原点)</code>
各位看官等不及了吧,讲了那么多‘废话’,本篇文章的<code>重头戏</code>终于来了!
对于舞台元素
对于容器
立方体的每个面
立方体顶面
立方体底面
立方体左面
立方体右面
立方体前面
立方体后面
最后别忘了给每个不同面加上图片,位置什么的再稍微调一下,这个酷炫的立方体就大功告成了。
最后我们还想要这个立方体自己动起来,我定义了一个动画,看官们可以试试。
最后把这个动画用到这个立方体的容器元素上,就ok了:
总而言之,在我学习css3的过程中,见到了不少的新特性,也学会了如何使用,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不管要学会怎么使用,更要去理解每一行代码为什么产生对应的效果,特别是对于<code>3d transform</code>,我们要从根本去理解了<code>3d空间</code>,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它的每一个属性值能够带来的效果。
这篇文章内容稍微有点多,自己记录这篇文章的同时又对这个效果学习巩固了一篇,还是蛮开心哒。同时也希望能对各位看官在以后学习<code>3d transform</code>的道路上起到一点点作用!
转载自:阿里技术协会
作者: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