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河新闻网隰县讯 (亚明)微博8月11日,隰县人王龄夫妇专程从太原赶到隰县,他们还要再资助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王龄是隰县城南乡千家庄村人,16岁初中毕业,由于家中贫困,就只身一人去太原打工,历经20年的风风雨雨,王龄事业有成,也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
今年春节正月初七,王龄回家探亲,经解主任联络,她带着11岁的女儿在隰县关工委见到了贫困家庭的孩子乔如意,并且和小如意签订了资助协议书,还和关工委一起探望了小如意的家。
几天前,她又从解主任处听说隰县第二小学的药林娜遇到了困难,她和丈夫以及自己的两个孩子再一次专程回来看望小林娜。
药林娜不到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几年来,药林娜没有工作的妈妈独自抚养着两个孩子。两年前,药林娜的爷爷奶奶双双得病,加之都年近八十,行动更加不便,药林娜的妈妈迫于生计借钱租了个服装摊位,勉强可以维持生活,现在由于电商的冲击,服装生意更是惨淡经营,如此一来,也加重了家里的生活窘境。
王龄了解到这个情况,就带着丈夫刘峰和两个孩子专程赶了回来。昨天下午,第一次见面的他们就如一家人一样,三个孩子很快就玩耍到了一块儿。
王龄夫妇表示,和资助第一个孩子一样,他们会资助药林娜一直到她完成学业为止。随后,刘峰代表他们同关工委和被资助人签了协议,还一同去看望了药林娜的爷爷奶奶,王龄特意拿出200元,给老人买了营养品。
附:
善举映本真
解绍亮
从资助一个孩子,
到资助两个孩子,
绝对不是一加一,
这样简单的算式,
而是心灵深处,
爱的力量的迸发。
从爱自己的儿女,
到爱别人的孩子,
绝不是爱的转移,
而是人性本真,
社会正能量的传递。
感谢你-王龄:
你那可贵的精神,
支撑的不仅是两个孱弱无助的孩子,
点燃的是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
谁敢说他们不会成为,
未来发动机的引擎?
这是隰县关工委解绍亮主任在王龄夫妇归乡的8月11日有感而作的一首诗。
2013年,隰县关工委荣获“全国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 图为解绍亮代表隰县关工委领奖
小如意依偎在解绍亮爷爷的怀里
解绍亮在对隰县午城镇午城小学三年级学生冯莉清做家访
解绍亮带领隰县关工委一行在看守所进行帮教工作
今年67岁的解绍亮,从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岗位上退下来后,于2011年4月担任了隰县县关工委主任。在政府工作期间,他亲自组织和领导了教育“两基”工作;任人大主任期间,面对撤校并村、学生辍学的问题,他发动省、市、县、乡四级代表开展了“一个代表伸出一双手,辍学儿童得救助”的活动,使得264名辍学孩子重返校园。
据介绍,从他任关工委主任伊始的两年时间里,在隰县这个国家级贫困县里,他让16名孤儿、69名残疾儿童、397名单亲家庭儿童、88名特困儿童安心在校园读书。他走访了全县8个乡镇90多个农村的43所中小学校,填写了一万多份调查表,向民政部门申请救助。他联系北京、太原、临汾等各地的企业家捐资助学,共筹集资金200万元左右,生活用具1000余件,受助儿童近2000人。此外,解绍亮还抽空前往隰县看守所,对在押的17名青少年进行了思想教育。
在2013年,隰县关工委荣获国家、省、市“创建五好基层关工委优秀组织奖”称号,曾承诺“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名学生失落,不让一位青少年失足”的解绍亮本人也被评为2013年“感动山西十大人物”以及“隰县十大最美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