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眼读书/温星(资深文化记者,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著者:[晋] 嵇含/图绘:杨盈盈
出版:中国画报出版社
“竹林七贤”之嵇康(224-263或223-262),生于三国后期享有盛誉的书香兼门阀望族,是闻名千古的大名士、文学家。罕为人知的是,其家族还出过一位杰出的植物学和博物学家——嵇含(263-306),嵇康之侄孙。
有史料记载,嵇含也是一位优秀文学家,虽然其作品流传下来寥寥无几,多已佚失。令他载入最终史册的,是他的植物学、博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
嵇含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和著作流传的第一位植物学家,甚至,有学者考证,他还是全世界第一位植物学家。
其《南方草木状》,在历史上开创性地把我国南方的主要植物划分为草、木、果、竹四大类,使植物学大大向前跨了一步,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于1732~1737年建立的分类系统早1400多年。此后,南朝梁陶弘景著《名医别录》、北魏贾思赫著《齐民要术》、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都受到《南方草木状》分类的影响。
东晋著名医药学家葛洪(284-364)比嵇含小24岁,二人惺惺相惜。葛曾在其著名的《抱朴子》一书序言中,谈及自己与嵇含相遇又相知的人生经历,称赞嵇含“一代伟器”、“搞毫英观,难以并驱”。
今天,我向朋友们力荐的这部《伟大的植物:南方草木状》,便来自于嵇含1700多年前为我们留下的“伟大之作”。
相较于古人嵇含的原著,此作,对各种植物的书写进行了最新的校注、编译,更以清新生动的手绘美图形式,进行了全新的演绎和呈现。一翻开,便如春风袭来,春意拂面,让人耳目一新,身心愉悦。
过去的几个月里,有一句话被我们反复提及: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2020年的春天,和往常一样,在时令的循环中如约而至;2020年的春天,又和往常不一样,一场疫情,让人们格外珍惜这些生机勃勃的颜色。
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无法完全放心地走出居室,去到诗一般的远方,去踏青,去赏花,去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我们依然无法放松警惕。
但,有另一种简单便捷的打开春天的方式,就是我今天要给朋友们推荐的——阅读这部《伟大的植物:南方草木状》。
草药、香花、佳果、古木;医药、民俗、贡品、奇谈!这是一部伟大的古代植物学风貌图鉴,带你跨时空领略岭南地区的花木传说。
史军:读古人这本《南方草木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今日的花朵,也可以帮我们追忆往昔的情愫,历史和现实就交叉在文字和图画之间。书中还有那个年代刚从异域而来的植物——甘薯、茉莉和指甲花,对这些植物的描述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人的生活和他们留给我们的故事。
多识草木鸟兽之名,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生活情趣,也是一种全新的社交行为——与另一种形态的生命成为朋友。生活将因此而改变。
又叫做素馨花,是胡人从西方国家移植到南海郡(南海郡:秦朝设立,包括今广州的大部分地区)来的。南方人喜欢这种花的芳香,竞相种植。南方的女子,用彩色丝线穿过花心,用花串当作首饰。
豆蔻花,它的幼苗如同芦苇,叶片像是姜叶,花呈穗状,被卷曲的嫩叶包裹生长。花朵微红,花穗尖端颜色较深,叶片渐渐舒展,花朵也纷纷探出。
山姜花,茎干和叶片与姜没有区别。根不能食用,花朵隐藏在叶片之间,像是麦粒的形状,组成穗子,嫩红色。
紫藤,叶片细长,茎干像竹根,非常坚实。树皮有好几层,开白色的花,结黑色的籽,用来泡酒,即使过了二三十年也不会腐烂。
益智子,形状像毛笔的笔尖,长七八分,二月开花,颜色像莲花一样,花落结果,五六月间成熟,味道辛辣,加入各种食物中都很香。
朱槿花,花朵为深红色,五片花瓣,和蜀葵一样大,有一根长出花叶的花蕊,上面有点点金色,照到日光时,好似被点燃一样。又名赤槿、日及、佛桑、扶桑等。
蕙草,也叫薰草,叶片似黄麻,两两相对而生,气味香如蘼芜,薰草在《山海经》中就有记载,是一种香草,大多数人认为它是指零陵香,即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
刺桐,每年三月三的时候,枝叶茂盛,在叶间开出红色的小花,映得满树满山都是红彤彤的。若有三五朵花凋谢了,又会有三五朵新花开放,就这样交替开花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