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作者:甘肃经济网

相信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大量虹鳟鱼冒充三文鱼的新闻,不少人纷纷感慨,这么多年生吃虹鳟鱼,不知吃了多少寄生虫进去...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朋友们小聚喜欢在饭馆点几盘“烧烤”、“炒螺”之类的食物,边吃边聊,好不快活。这些食物是否有寄生虫,如何才能消灭寄生虫呢?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主治医师王磊将为我们揭开寄生虫的秘密:

生猛海鲜、生鱼片、鱼生粥、涮火锅、醉螺、醉虾、炒田螺、炒蛇肉等这些吃法,如果碰上一些动物感染了某些寄生虫,在烹调时又没做熟,虫卵或幼虫没有被杀死,人食用后就有可能罹患食源性寄生虫病。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食源性寄生虫病已经成为影响中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一些人喜欢吃生的肉类食品,目前流行的十分严重的食源性寄 生虫共有30余种,如鱼源性、肉源性、软体动物源性、淡水甲壳源性、两栖爬行源性以及节肢动物源性寄生虫病等。先依据近些年来临床上的患病率和新发病例程 度进行介绍如下:

淡水鱼和虾

淡水鱼和虾是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以华支睾 吸虫为例,当人食入含有华支睾吸虫囊蚴的鱼肉(草鱼、青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鱼以及鲫鱼等)或者鲜活虾肉时,囊蚴进入人体,寄生在肝胆管,在人体内可存活20至30年。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程新德 摄

肝吸虫病发病的潜伏期为5至40天,一般为30天。其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症状似急性胆囊炎)、伴肝区疼痛和肝脏肿大。反复多次小量感染或急性期未得 到及时治疗,可演变为慢性华支睾吸虫病,部分患者由于长期感染华支睾吸虫还可引起胆管癌,所以目前华支睾吸虫感染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

海产品

海鱼或海里的软体动物是异尖线虫的中间宿主,人感染异尖线虫主要是食入了含活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如鳕鱼、鲱鱼、大比目鱼、鲐鱼、鲑鱼、小黄鱼以及带鱼)和 海产软体动物(如墨鱼)而引起。异尖线虫的幼虫65%至70%在胃部“盘踞”,其次在小肠。急性期表现为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等胃肠道症状,伴嗜酸性粒细胞 增高;慢性期以胃或肠道嗜酸性肉芽肿为特征,可并发肠梗阻、肠穿孔和腹膜炎。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徐绍荣 摄

常见肉食品类

猪肉是人们最常食用的肉类之一,同时猪是猪肉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的重要宿主。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人体各组织如脑、眼睛等所引起的疾病。侵犯脑部最常见,其他可寄生于皮下组织、肌肉及眼部等。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牛肉中也可能含有一些寄生虫或其幼虫。牛是牛带绦虫的中间宿主,也是肉孢子虫和弓形虫的重要宿主,人因吃了这些含有寄生虫的牛肉而感染牛带绦虫、肉孢子虫和弓形虫。

羊肉、狗肉中可能含有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人因吃进未煮熟的狗肉、羊肉而感染旋毛虫、肉孢子虫、弓形虫。

蛙、蛇肉

青蛙、蛇是曼氏迭宫绦虫及线中殖孔绦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的中间宿主或转续宿主。这些寄生虫以幼虫或囊蚴形式存在于蛙、蛇肉中。

溪蟹、蝲蛄

溪蟹、蝲蛄是肺吸虫(并殖吸虫)的中间宿主,肺吸虫幼虫在它们体内形成囊蚴,人吃了未煮熟的含有囊蚴的螃蟹、蝲蛄而得肺吸虫病。

淡水螺、水生植物

福寿螺、褐云玛瑙螺等淡水螺,主要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菱角、茭白、荸荠等水生植物传播姜片吸虫、肝片吸虫等。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警惕舌尖上的寄生虫

食源性寄生虫病均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的,预防该病的发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提防病从手入,讲究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摸完键盘、钞票、手机等也要洗手,避免误沾染了寄生虫虫卵而间接造成人感染。把住病从手入关。②严防病从口入,主张烹调鱼要煮熟、蒸透。切忌吃生的未煮的淡水鱼、虾、螺、蟹、蛙、蛇等食物。③注意切生、熟食物的菜刀、砧板和器皿要分开。④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加强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⑤加强体育锻炼 ,增强机体抵抗力。

参考文献

1.诸欣平、苏川. 《人体寄生虫学(第九版)》.2018年

2.周晓农.《食源性寄生虫病》. 2009年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国新闻社(id:cns1952)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