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党代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瞄准国际领先、国内一流产业发展目标,着力构建'3+3+2'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世界一流、全国、区域产业集群梯度发展格局。未来五年,市科技局将积极对接和跟踪5G、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坚定不移地打造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服务整体发展的根本支撑,在中寻找新的篇章, 新局的开设在历史使命中突出了作用。10月9日,市科技局党组书记李洪满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
"十三五"期间,我市科技战线坚持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为主线,突出研发投入、创新主体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成效显著,成绩突出。进入"十四五"规划,市科技局将聚焦精品主题、创新理念,聚焦公关"卡脖子""无人区"和"自主可控"技术,让创新活力充分发酵,让创新能力充分流动。

李宏,市科技局党组书记、组长。株洲日报 棕榈 株洲记者 / 谭浩涵 照片
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李红表示,株洲将围绕创建常株滩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升国家创新城市影响力的三大战略目标,全面实施七项规划,包括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计划、基础研发计划、创新主体增量质量提升计划等。 建设"制造城市"和"创新城市"。推进以创新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改革寻求突破机制的创新体系、开放协作的科技合作体系和实际实际执行任务体系。
李红还比喻性地比喻:"篮球比赛,抢篮板是控制局面的关键。国家新一轮科技发展战略布局蓄势待发,株洲作为中部地区产业集群的高个子,有能力和责任抓回球,成为龙珠滩地区科技板块的反弹王,永当省践行"三高四新"战略的一线战士。"
李红直言不讳地谈到了株洲产业发展的现状。"目前,我们的技术储备还有待加强,高端人才仍供不应求,创新课题亟待加强,体制机制还不够活跃,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他表示,全市科技部门将继承创新基因,围绕"聚焦、裂变、创新、升级、品牌"的工作思路,不断在体制机制改革、科技干部队伍建设、创新要素聚集等方面取得突破,紧紧围绕新兴产业布局,抓住发展机遇。力争到2025年,我国电力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三加三加2"产业集群总经济规模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率在11%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占GDP的比重在30%左右。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原创技术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
来源/株洲日报记者/刘志勇记者/黄谷
编辑/王玉泉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新闻热线:17352733309(吴记者)、15907333036(舒记者)
声明:分享尊重原文,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株洲出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