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这一节学习RHEL7里面如何对磁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下一节会进一步学习如何配置LVM。

图形工具很简单,Disk工具打开就可以配置了,主要来看看命令行下如何配置MBR和GPT分区格式的硬盘。

传统的硬盘分区都是MBR格式,MBR分区位于0扇区,他一共512字节,前446字节是grub引导程序,这个会在后面学习;中间64字节是分区表,每个分区需要16个字节表示,因此主分区和扩展分区一共只能有4个分区,超过4个的分区只能从扩展分区上再设置逻辑分区来表示。每个分区的大小无法超过2T。 MBR的最后2个字节是结束符号。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GTP格式,打破了MBR的限制,可以设置多达128个分区,分区的大小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有所变化,但是都突破了2T空间的限制。

下面学习3个命令来配置分区和格式化。 fdisk可以配置MBR格式; gdisk配置gpt格式, parted可以自己选择;

首先看看当前的硬盘信息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查看分区情况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先试试MBR格式的分区,fdisk选项如下所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输入n,可以创建新的MBR分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p可以输出当前的分区状态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重复n的操作,添加了4个主分区之后,如下所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这个时候再添加分区就会报错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删除最后一个分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重新创建一个扩展分区之后,就可以继续创建逻辑分区了,注意逻辑分区的编号始终是从5开始的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注意id代表了磁盘的用途,可以通过t来改变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看看分区记录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gdisk和fdisk非常类似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创建新分区的时候可以看见可以有128个分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parted,和前两个相比,更灵活,可以自行设定label和分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比如通过mklabel msdos可以设定为MBR格式,然后可以通过mkpart来划分分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划分好分区之后,还需要格式化才能使用。可以通过 mkfs 来格式化文件系统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可以修改fstab实现自动加载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测试一下成功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注意每个文件系统都有一个uuid,但是不是每个分区都有;如果某个分区没有文件系统,那么这个分区是没有uuid的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我们可以通过xfs_admin -U 来手动更改文件系统的uuid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最后,看看swap分区如何手动创建。swap类似windows的虚拟内存/page file,当内存不足的时候,数据保存在swap中。

有两种方式可以使用:

第一种单独用一个分区来作为swap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格式话sdc2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更改一下id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创建swap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查看

RHCE 学习笔记(23) - 磁盘格式化和分区

第二种方式是创建一个文件块,这个文件所占有的空间作为swap使用。豆子使用aws默认的免费linux的时候就因为mysql内存不足报错,当时就是用这种方式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