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宁波市市场监督局发布消费者安全警告:春夏节是河豚、圆尾鼠尾草和切香包的成熟期,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加工经营河豚、圆尾生鱼片和切香包及其制品,发现有经营者非法销售,市民可拨打12331(96311)举报。
近年来,有报道称吃河豚、圆尾蛞蝓和小袋后中毒,严重病例甚至造成生命损失。消费者被警告不要误吃或故意吃河豚,圆尾蛞蝓和切香蜗牛及其产品。
小布在尖端上供广大消费者参考,若有误区而感觉到中毒症状,立即用手指、筷子刺激喉咙呕吐,并尽快到医院。
提示1河豚

河豚的毒性是由河豚体内的毒素引起的。河豚毒素是一种非蛋白质、高活性的神经毒素,微溶于水,溶于醋,对光热非常稳定,即使100°C的沸水也不能完全破坏它。人们吃到河豚毒素后,潜伏期为0.5~6小时,轻度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进而感觉神经麻痹,严重呼吸衰竭而死亡。河豚中毒的死亡率为40%~50%,发病后10分钟可死亡。因为人体不会对河豚毒素产生免疫力,所以没有有效的河豚毒素解毒剂,没有特殊效果的治疗药物。
2个圆尾
与河豚相似的疑似毒素,食用后容易引起神经毒性中毒,轻度中毒会出现四肢瘫痪、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呼吸系统严重,肝肾衰竭,可导致昏迷、死亡。目前,目前还没有针对这种毒素可以治疗的特殊药物,只有第一次呕吐、洗胃、送往医院。
3 切小袋
学名编织蜗牛,又称海狮螺丝、小黄螺丝,广泛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编织螺丝中毒主要是由贝类引起的神经麻痹毒素,能阻断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神经冲动的传递,伤害人体神经系统,进食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腔和手指麻木、胃肠道疼痛等中毒症状,中毒可引起呼吸麻痹,保存不及时,还可能引起呼吸麻痹致死。潜伏期短至5分钟,最长为4小时,死亡率非常高,目前尚无专门的解毒剂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