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故事:说书人奉虎仙,却遭百姓殴打,入驻宪兵队,一曲定军山送敌人升天

作者:星尘讲故事

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老秦腔嘴里说出来最多的一句话。

老秦腔是个说书人,年龄五十出头,虽然他叫老秦腔,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也有人打听过,他为什么叫这个名字。

故事:说书人奉虎仙,却遭百姓殴打,入驻宪兵队,一曲定军山送敌人升天

他从不解释,只是他一个同乡说过,他的母亲是陕西人,或许是为了缅怀母亲,才取了这个名字。

老秦腔说了一辈子书,从三国到水浒,从封神到隋唐,从三侠五义到瓦岗点香,是样样说的详细,句句说的光亮。

哪怕是战争年代,靠着这张嘴,老秦腔也过得滋润快活。

然而,自从侵略者进了关,老秦腔开始不招人待见了,原因无他,这老爷子开始帮助侵略者宣传起了共荣,原来的老词儿一点没有,现学现编仍然是句句押韵,活灵活现。

这好话随口传,成人不受影响,可是孩子们受到的影响就大了,一个个的都知道共荣好,整日里把这话挂在嘴边,但是家大人可是受不了,这样下去,还不得教出来一批亡国奴。

家大人一个个都憋着气,但愣是没人敢动他,不为别的,都知道老秦腔家里供着虎老仙儿,这虽然是外五行的仙家,但是以武力见长,更何况老秦腔的同龄人都知道,老秦腔年轻的时候,一人摔牛穿鼻环,简直是易如反掌。

故事:说书人奉虎仙,却遭百姓殴打,入驻宪兵队,一曲定军山送敌人升天

如此的背景下,别说他已经年近六十,单单是虎老仙儿这一项就吓退了不知道多少人。

当然了,这虎老仙儿给老秦腔的也不全是好处,要知道老秦腔到现在为何光棍一根,也全是因为虎老仙儿的原因。

就因为这虎老仙儿的名头太响,一般的姑娘是不敢嫁给老秦腔的,万一惹怒了虎老仙儿,说不定小名就打上了。

故事:说书人奉虎仙,却遭百姓殴打,入驻宪兵队,一曲定军山送敌人升天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老秦腔打了一辈子光棍,若不是早年间遇到了山东的先生,学了这门手艺,现如今说不准在什么地方要饭呢。

也幸好,山东的先生已驾鹤西归,若是还活着,知道老秦腔用评书讨好侵略者,估计得气死。

仗着虎老仙儿的威名,和司令部的淫威,老秦腔可算是活得滋润了,莫说他买东西不给钱,即便是给钱,都没人敢要,当然了,不愿意要汉奸的钱,也是一方面的原因。

这些事情,老秦腔都知道,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整日里除了吃喝玩乐,就是上台说书,但那书的内容真的是进不了人的耳朵。

故事:说书人奉虎仙,却遭百姓殴打,入驻宪兵队,一曲定军山送敌人升天

几个和他年龄相仿的老人都私底下劝过他,但是老秦腔不听,每次劝他,他都是一句话:“你们啥也不懂,有能耐,你们打我一顿!”

渐渐的,老朋友看他死性不改,也就不再劝了。

老秦腔反倒好,没人搭理他,他反而故意找茬,年轻时候没做过的坏事,没说过的坏话,他可是发泄了好一番,终于有人忍不住了,趁着老秦腔骂街的时候,上去扣上了一个麻袋片。

而后,所有人一拥而上,对着老秦腔就是拳打脚踢。

和侵略者混在一起这么久,老秦腔别的没学会,就学会一句日语“救命!”。

这一句日语喊出来,司令部的士兵就冲过来了,老百姓是一哄而散,老秦腔得救了。

鉴于老秦腔对共荣的贡献,和外面百姓对老秦腔的态度,侵略者决定让老秦腔入驻司令部。

这是老秦腔希望的,但是他有个条件,要把家里的虎老仙儿也一块搬到司令部去,这本就不是个问题,但是当司令部的人跟着老秦腔来到他家里之后,却发现这虎老仙儿有些大,得需要多人抬过去。

故事:说书人奉虎仙,却遭百姓殴打,入驻宪兵队,一曲定军山送敌人升天

作威作福的侵略者,自然不愿意干这个苦力活儿,老秦腔也是明白他们的意思,于是自己提出,要去喊几个人来给自己抬虎老仙儿,但是恐怕他们不来,需要他们跟着去一趟。

这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几个侵略者就跟着老秦腔去抓壮丁了。

老秦腔记性很好,他找来的都是那天打他的壮小伙儿,他们虽然不愿意帮忙,但是看到侵略者手里的枪,他们只能跟着来。

虎老仙儿确实挺沉,十几个小伙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虎老仙儿抬到了司令部。

临走的时候,老秦腔拉住一个小伙子悄声对他说道:“今天晚上都离司令部远点儿!”

小伙子虽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出去之后,还是挨个的通知了。

另一方面,老秦腔找到司令部的长官,告诉他,虎老仙儿乔迁之喜,需要开堂会,今天晚上他就给演上一出。

侵略者长官很高兴,来到这里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如今有人表演,他们还是乐意看的,甚至司令部的侵略者还帮忙搭起了台子,整个台子都围绕在虎老仙儿的周围,看起来是相当的风光。

到了晚上,老秦腔专门换上了自己的大褂,把头发也整的立正的,整个人显得神采奕奕,好不精神。

当所有侵略者都坐定了,老秦腔的表演也开始了,声音通过司令部的大喇叭传遍了整个城市。

先前表演的还是他自己改编的共荣,让司令部的人都纷纷叫好,而司令部外面的百姓纷纷叫骂。

这一演就是两个多小时,等台下的观众都疲倦了,外面的观众也要睡觉了,老秦腔却唱起了京剧《定军山》。

故事:说书人奉虎仙,却遭百姓殴打,入驻宪兵队,一曲定军山送敌人升天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天助黄忠成功

站立在营门三军叫,大小儿郎听根苗

头通鼓,战饭造,

二通鼓,紧战袍

三通鼓,刀出鞘,

四通鼓,把兵交

上前个个俱有赏,退后难免吃一刀

众将与爷归营号,

到明天午时三刻成功劳!

随着最后一声唱完,老秦腔手中绳子一拉,只听得轰隆一声,司令部里传出剧烈爆炸,而后就是各种爆炸声传来,顷刻间司令部火光通明,惨叫声无数,吵杂的声音中似乎还夹杂着一声虎啸。

第二天,天亮了周围的百姓小心翼翼的来到了司令部,却发现一个活口也没有,整个司令部都全军覆没了。

百姓们这时候才明白老秦腔的好,但是翻遍了司令部,也没有找到老秦腔的尸体。

有人说他被烧化了,而有人说,他被虎老仙儿救走了,他可是听见了虎啸的人,具体是什么情况没人知道,只留下他那首定场诗,时常在耳边回绕。

正所谓:

说书唱戏劝人方,

三条大路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

人间正道是沧桑!

作者:星尘讲故事,专注民间故事,关注我,更多好故事粉丝可见,您有好的故事也可以给我分享哦~

申明:本故事为原创民间故事,纯属虚构,不得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喜欢请关注我,点赞评论转发哟,讲民间故事,看世间百态,品百味人生!谢谢您的支持!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