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回到公元前128年,此时大汉王朝突然迎来了一个传奇人物,他就是主父偃(yan)。由于才能卓越,他很快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并在一年内四次升迁,不久便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巅峰。

主父偃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他的检举揭发,使得燕王、齐王两位诸侯王先后自杀,他也因此被汉武帝下令处死,从而结束了自己辉煌而又短暂的一生。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看主父偃的传奇人生吧!
一、怀才不遇,颠沛流离
主父偃出生在齐国,很小的时候便目睹了七国之乱,虽然当时的七国联军很快被击败,但是他却从中看到了机会。
他忽然想起了苏秦,那时的苏秦以一人之力,合纵六国,共同抗秦,那时何等的荣光!于是,他便期待着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当代苏秦,然后合纵诸国,共抗中央,那又是一番何等壮丽的景象!
苏秦
因此,他便开始拼命学习纵横之术,但是令他失望的是,各诸侯在上次七国之乱后便一蹶不振,再也无力与中央抗衡。
因此,直到主父偃50多岁的时候,他的梦想也没有实现。由于当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博取皇帝的欢心,主父偃又开始学习儒家经典。
主父偃曾经多次找其他儒生交流,但是他这个人一向恃才傲物,根本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与人交流时经常争得面红耳赤,于是时间一长,便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流。
此外,他的脾气更是又臭又硬,使得他周边的亲戚,邻居也不喜欢他。主父偃无奈之下,只能离开齐国,转而向燕国、赵国一带游历。
由于脾气太臭,他在燕、赵两国过得也不好。最后迫于生计,他便打算西入长安,去求见当时的大将军卫青,希望可以得到卫青的举荐。
大将军卫青
卫青看他确实是个人才,便多次向汉武帝举荐,然而武帝却从未召见过他。
这下可急坏了主父偃,由于他的臭脾气,已经把长安的公卿、宾客都得罪光了,再加上他的盘缠也快花光了,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冒险一搏,亲自到皇宫门前去上书。
那么,这一次主父偃的命运会不会改写呢?
二、拼死一搏,人生翻转
结果没想到这冒险一搏,果然为他赢得了机会。汉武帝看了他的奏书,当晚便召见了他,并对他说道,你这些年都到那里去了,我一直在找像你这样的人才啊!
汉武帝与主父偃相见恨晚
当然,主父偃也未让汉武帝失望,不久他便提出了著名的“推恩令”,建议各诸侯国不光嫡长子可以继承封地,其他子孙也同样有继承权。
此令一出,很快便使得各诸侯封地的面积大大缩小,实力也进一步削弱,更加无力对抗中央了。
大汉推恩令
此外,他还建议武帝在河套地区设立朔方郡。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更加有效地抗击匈奴,而且还进一步拓展了汉王朝的疆域。
他也因此被武帝多加赞赏,仅仅一年就获得四次升迁,可谓是荣耀之至!然而,荣耀加身并未使得他转变心性,而是变得更加变本加厉。
他在朝堂上依旧我行我素,随意攻击他人,因此树敌颇多。此外,由于他曾经生活拮据,所以,一旦有了权力,他便开始大肆敛财,疯狂收受他人贿赂。
有人劝他收敛一点,但是主父偃却不以为然,反而说道,我这些年,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难道就不应该享福吗?
如果活着的时候不能享受荣华富贵,那么我宁愿死去。此时的主父偃已经陷入了一种病态的疯狂,这也预示了他将来悲惨的结局。
那么,主父偃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三、我行我素,终遭祸乱
主父偃年轻的时候曾在燕国求学,很早便知道燕王荒淫无度,乱杀属下。当时的他人微言轻,有心无力,但如今他已成为了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便向武帝告发了燕王。
武帝听后大怒,当即表示此事一定要严惩。而燕王听到消息后,极度惶恐,没等武帝开始调查,他便自杀了。
青年时期的汉武帝
燕王的死可谓是罪有应得,但是他选择了自杀,却为自己博得了一丝同情,反而使得人们对主父偃的厌恶又增加了一分。
与燕王同样生活糜烂的还有齐王。当时主父偃在仕途上已经有所成就,便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齐王,从而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料却被齐王拒绝。
于是,主父偃便乘机向武帝检举齐王的种种不法之事,武帝即命主父偃为齐国的丞相,前去调查。
主父偃来到齐国后,并未直接审理齐王,而是从齐王身边的人开始查起,揭露出齐王的一桩桩丑事。当时的齐王十分年幼,实在顶不住压力,便服毒自杀了。
主父偃早年曾在齐、燕、赵等国游历,现在他富贵之后却接连逼死了燕王和齐王,使得赵王不得不感到紧张,他担心自己也会有同样的结局。
于是,赵王决定主动出击。他向武帝上书,揭发主父偃大肆收人钱财等多项罪过,武帝下令调查后,发现竟然确有其事,于是感觉受到了蒙蔽,便即刻将主父偃下狱。
一段时间后,武帝慢慢消了气,就打算留主父偃一命,但是,朝中大臣却纷纷建言处死主父偃。
尤其是当时的丞相公孙弘,他向武帝建议说,齐王自杀后没有后代,使得封国被废,封号被除,这都是拜主父偃所赐,因此,不杀他不足以谢天下。武帝这才下令诛杀主父偃,并夷其三族。
丞相公孙弘
主父偃从得到武帝的恩宠到身败名裂,前后还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富贵之时,门庭若市,但是等到他被杀后,却无一人为他收尸,实在是可悲可叹啊!
总结
主父偃年轻时曾郁郁不得志,但是他却不曾放弃,而是想尽办法去为自己创造机会,终于在晚年得到了武帝赏识而功成名就。
他这种锲而不舍,苦苦坚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有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人生没有希望了,于是就放弃了。
但是看看主父偃,他50多岁却依旧在拼搏奋斗,最终获得了机会,使得自己青史留名!
可是,他在成名之后,却未能约束自己。多年的贫苦生活,忍辱负重已经逐渐扭曲了他的心性,使他成名后便开始疯狂地追求物质享乐,并为此不惜大肆受贿。
在他下狱之后,但凡有人能够为他求情,武帝也将极有可能赦免他。但是,他的性格导致了自己的人缘极差,使得周围人都对他深恶痛绝,以至于他活着无一人愿意为其求情,死后无一人愿意为其收尸。
他有才却无德,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的发生。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更要注重自己品行的修炼,我们不求自己的人生轰轰烈烈,但求做事无愧于心!
对于主父偃的人生的大起大落,你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