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认为,世界上的文学家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关注个人私生活领域和自我的内心世界,关注的是风花雪月、无关痛痒之类;另一类是将眼光转向外界,本着知识分子敏锐的洞察力,针贬时弊,展开对现实、对社会、乃至对整个人类的反映。
夏目漱石无疑属于后一种。
夏目漱石是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作家,其中以小说成就最佳、影响最大,《我是猫》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被称为是一篇日本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充满讽刺精神和幽默精神的阳刚文学”。

这部小说视角独特,以一只猫为主角,寄居在一个穷教师家,这不是一直平庸的猫,它是一只善思、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却又一直学不会捉老鼠的猫。这部小说在表面上是写了猫的世界,实际上是以这只猫的视角一点一点的展开了人类世界,探究了知识分子的愤怒又迷茫、清高又无能的心理状态,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时期倡导的“文明开化”中存在的各种虚伪、无耻和低俗。
夏目漱石,就是用一只善思、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却又不会捉老鼠的猫的世界,来告诉我们世界真正的样子。
1. 《我是猫》的创作历史背景及夏目漱石的写作风格
很多时候,作家们会借助于文字将不能直言开口的事情和心理表达出来,所以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对一定历史时期下的社会现实的反应和折射,《我是猫》亦是如此。
夏目漱石的写作风格独具一格,在日本文学史上竖起了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我是猫》便是凭借独特的批判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在日本文坛备受关注。这部小说强烈讽刺了明治时期日本知识分子无空虚彷徨的内心世界,尖锐批判了当时日本社会的极度拜金主义思想,深刻反映出了当时日本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而这部小说的形成却来源于夏目漱石对真实世界的真实体会,是对特定历史时代的反应和刻画。
夏目漱石出生于1867年,当时的日本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现代化的明治维新运动,整个社会、整体民众以极大的热情努力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西方文明。而且,在19世纪末日本为了积极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始发动侵略战争,如甲午中日战争与日俄战争等。
《我是猫》便是发表于这个阶段。夏目漱石所经历的是明治维新后很多知识分子共同走过的路,但他却认识到了很多知识分子没有认识到的事物。
此时的日本虽然已成为亚洲强国,但国内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和广大群众的日益激烈反抗情绪,让夏目漱石清醒的认识到广大民众,特别是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走投无路,既不想与反动派同流合污,又找不到出路,一片彷徨苦闷的情绪蔓延开来。
夏目漱石将明治维新之后的一代知识分子苦沙弥等人的嬉笑怒骂的生活作为讲述对象,通过生活的细节来描述了他们的内心的矛盾痛苦和愤怒迷茫,反映出他们正直善良,却软弱无能,碌碌无为的人生状态。
2. 借猫来展现日本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正直善良却又自命清高、不谙世故之态
一只被抛弃的小猫,无父无母,虽然受到属于“人类中最残暴的一伙人”的穷学生愚弄,但幸而被中学教师珍野苦沙弥收养,从此就以主人家为据点,展现了猫的世界,亦展现了人类的世界。夏目漱石写这只有思想、有见识、富有正义感,却怎么也学不会捉老鼠的猫,实际上就是在写那些正直善良却又自命清高、不谙世故的知识分子。
夏目漱石通过猫的所听、所见和所闻,描写了日本一众知识分子的生活,对明治时期知识分子的众生相进行刻画,如有痴迷美学研究的迷亭,擅长戏剧的东风,书呆子寒月,哲学家杉杨独仙等等。他们这一群知识分子,虽然正直善良,自命清高,不屑与世俗的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但他们却有着各自的弱点,如软弱无能、不懂人情世故,在故作风雅中卖弄知识,最终只能庸碌无为、无所事事。
①苦沙弥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苦沙弥,他是个穷苦的中学英语教师。对与主人朝夕相处、智力发达的猫而言,他是个上等好人,单纯坦率,但是他却是窝囊无能之人,性格固执。
苦沙弥常常一从学校回来就一头钻进书房,表面上装作刻苦读书的样子,其实只是趴在桌子上贪睡而已,“像牡蛎一般把自己藏在壳里”懒散消沉、迂腐古板。他每天过着从家到课堂,再从课堂到家的单调日子,言语迟钝,不善交际,甚至有些惧怕交际。当妻子想让他陪着去外面看戏,他却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病,等戏开演了,不能进入戏院了,他却马上就好了。
他三天两头总要搞些新花样,但是无论做什么事都没有长性。比如,他总是胡乱买些根本不看的书,睡前看几页便睡过去了;他曾喜欢画水彩画,买回来大包材料,但是没几天,就束之高阁了;后来又研究《巨人引力论》,还是不了了之;后来,东风君劝其参加朗诵社,他便又满腔热情投入进去,然而没过几天便弃置一旁了。
他本事不大,学问不深,连一篇墓志铭都写的都不甚流畅,写错误百出的英文,还自鸣得意。他经常被迷亭唬得一愣一愣的,并不明白迷亭在戏弄他。他觉得活着无趣,但是又怕死,最希望害点不致命的病,以便生活得悠闲些。
作为一个中学英语教师,生活并不富裕,甚至算是清苦的,但是他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当他的旧日同窗铃木企图挖苦他,询问手头是否宽裕时,他也无所谓的道:“还是老样子,紧巴巴的。不过,没有饿肚子,死不了,不要大惊小怪。”当铃木劝他要主动迎合社会,转行做个像金田先生一样的实业家,他却说:“如我者流,永远也不会与社会合拍。”
因为他不肯趋炎附势,不为五斗米折腰,所以他对金田之流的实业家嗤之以鼻,根本不放在眼里。金田夫人到访,他反应极为冷淡;铃木前来拜访,他把名片扔进厕所;得知门生多多良三平要娶金田家的小姐,他表示不参加其婚礼。他视金田夫妇为市井小人,绝不向金钱低头。
②迷亭
围绕在苦沙弥身边的也都是些穷酸气的文人,比如玩世不恭、爱捉弄人的美学家迷亭。他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博览群书,学识丰富有才华,但是全无用武之地。
他经常恶作剧,把信口开河捉弄人当成唯一的为乐趣。比如,苦沙弥学画画时,他戏弄地说:“意大利画家安德利亚曾说:‘欲作画者,莫过于描绘大自然。天有星辰,地有露华;飞者为禽,奔者为兽;池塘金鱼,枯木寒鸦。大自然乃一巨幅画册也。’”苦沙弥信以为真,而这话不过是他杜撰出来的。
迷亭扯谎可是随口道来,他还没去过国外,但却把今后想去说成已经去过,即便谎言最后拆穿,他也会狡辩或胡扯一通。比如,他吹嘘自己任何时候都是心里满腹诗情,特别是做俳句的造诣,就连正冈子规先生都赞不绝口!当坦率的东风君问他是否和子规先生有过交往时,他大言不惭的说:“唉,即使没有交往,也始终通过无线电报肝胆相照的嘛。”
还比如,他曾说他的伯父是男爵,但在说过之后却把这话忘掉了。后来有一个人,问他是不是真有一个男爵的伯父,他答不上来,便说:“我说过那样的话么?哈哈哈哈,那是我撒的谎啊!”于是那个人批评他:“哎呀,真有本事,那么一本正经地说出那样的谎来,你也真会吹了。”
他即便如此随性而为,但是却不是让人厌烦之人,和苦沙弥等人相处融洽。他和苦沙弥一样,是个崇尚知识的人,他认为,“消灭个性,其结果便是消灭人类。为了实现人生真正的意义,必须不惜任何代价保持并发展自己的个性。”他也一样蔑视权贵。他嘲讽金田夫人是俗调的活标本,金田老头是一张流通券。
总之,他就像“喂金鱼的麦糠”,浮于表面,没有根,随波逐流。
③水岛寒月
水岛寒月曾是苦沙弥昔日的门徒,跟他个性差不多。寒月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被流亭称为流动的图书馆。他也经常到苦沙弥家中和一众朋友谈天论地,也诉心中不平之事。
他在大学研究地球磁力,终日无所事事,总是讲些不着边际、不切实际的话。比如,他的演讲题目是《关于吊颈的力学》,追古溯源,探究所谓‘吊颈’的准确原意;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紫外线对于青蛙眼球电动作用的影响》,为了试验,他从早到晚,整天地磨玻璃球,那多久能磨好呢?寒月自己说:“十年,还算是快的,弄不好,可能要二十年呢。”
此外,还有不为世人理解的哲学家独仙君,他从十年前到现在都没多大改变,主张以消极退避的态度对待社会矛盾。还有有醉心于诗歌朗诵的东风,喜欢写文理不通的所谓新诗,自夸为反潮流的新诗人。
他们这一群人处于新旧文化更替的时代,“像丝瓜一样,随风吹摆,自命超然,但实际上却依然有尘心,有欲念”,表面一片云淡风轻,内在却彷徨苦闷,总体上处于生活的窘境之中。
3.日本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成为那不合时宜的“多余之人”,恰是那只猫
夏目漱石的作品风格独具一格,通过一只有见识、有行为、有思考能力的的猫展开,见人所不能见,言人所不能言,听人所不能听,将一些具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的愤怒迷茫、内心艾苦展现出来,他们代表了日本明治时期绝大多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他们正直善良,自命清高,不满于现实,但却找不到出路改变现状,于是在面临新思潮时,顺应的同时,又贬斥,又无奈,惶惶焉不知所措,只靠插科打诨、玩世不恭来消磨时间,在彷徨苦闷中虚度光阴,无所事事。而夏目漱石正是借他们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困境和无可逃避的孤独感。
小说中苦沙弥的形象有着夏目漱石的影子。他自小修习传统文化,继承了德川时期古雅之风;成年后的夏目漱石作为第一批文部省官费留学生被派到英国“研修英语”,国外的自由主义精神深深影响了他,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熏陶。
而归国后,迎接夏目漱石的是资产阶级横行、拜金主义盛行的所谓“文明开化”的社会。夏目漱石借猫之口叹道:“使得世间一切事物运动的,确确实实是金钱。能够充分认识金钱的功用,并且能够灵活发挥金钱的威力的,除了资本家诸君之外,再没有其他的人物了。”他所憧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已成泡影,内心极度苦闷、彷徨。
骨子里还是传统道德观念,但表面已渐渐西化的他就和其他诸多知识分子一样,表面上仿佛“盛世逸民”般超然世外,实际上不过是一群明治时期日本社会中越来越不合时宜、处境日渐被动的“多余的人”。
夏目漱石曾写道:“整个日本不管走到哪里都看不到一寸光明,眼前只是一片黑暗。我一人置身在这样的环境里,能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
他自己对前途悲观,对未来失望,厌恶现实,但无力改变,只好将内心苦闷诉诸笔端,到非现实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归宿。这就有了《我是猫》这部作品的产生。1906年,他在致高滨虚子的信里说,他创作《猫》等,即是在“倾诉”自己的郁闷和忿懑。
《我是猫》充分地揭示出资本家的霸道和嚣张,在拜金主义冲击下整个社会风气的粗野和庸俗,以及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无奈和苦闷。这部作品不仅成为日本近代文学史上独放异彩的杰作,亦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