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东部分(含广西)

清末广东铜元光绪元宝的两种主要龙背: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东十文飞龙品相难度:☆

广东一圆飞龙品相难度:★

难点都在龙尾处龙鳞。上述两枚基本都属于暴鳞的打制状态。一圆飞龙龙头上的坑是雕刻时故意所为,而非砸痕。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十文飞龙,请分清楚是广东,还是山东,两者品相难度差得多。

清末广东铜元大清铜币的主要龙背: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中心粤大清铜币分四个年份:丙午、丁未、戊申、己酉。除丙午有两种龙背(部颁龙与细云龙)外,其余仅配细云龙。品相难度的版式只挑大版罗列。

丙午粤品相难度:☆

丁未粤品相难度:☆

戊申粤品相难度:☆

己酉粤品相难度:★★

细云龙的品相难点在龙背的鼻子,大部分大清铜币的难点都在龙眼和龙鼻子,我们改编一个俗语叫:蹬鼻子上眼。这个难点在丁未粤上尤其明显,大部分的丁未粤鼻子都模糊,丁未粤的价格也和鼻子到底有多挺有关(左图比右图鼻子更清晰)。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己酉粤在这套粤里品相难度是最高的。从实物上看,大清铜币己酉的品相难度都不如丙午。己酉粤的品相难点最大就在鼻子,其次在火珠下龙鳞(常见大面积磨损)。相较其他年份,己酉粤火珠下龙鳞天生略带点含糊感。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民国广东铜元的两种主要背图: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东一仙,从元年的红铜,到三年、四年红黄铜混杂,到五年、七年仅有黄铜,最终在七年开始铸造大面值的二仙铜元,实际是货币快速贬值的结果。

元年一仙(红铜)品相难度:★

三年一仙(黄铜)品相难度:★

三年一仙(红铜)品相难度:★

四年一仙(黄铜)品相难度:★

四年一仙(红铜)品相难度:★★

五年一仙(黄铜)品相难度:☆

七年一仙(黄铜)品相难度:★☆

一仙的品相难点在于网纹格的清晰度,市场上的ms级黄铜一仙有不少存疑币。二仙的品相难点也在于网纹格的清晰度,数字2两角的网纹格大都有模糊感。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东在民国七年停铸铜元之后,把设备转给了广西,广西开始铸行了八年一仙。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西八年一仙si品相难度:★★★

广西八年一仙sea品相难度:★★★

铜元的品相,在于先天的打制状态和后天的保存状态。广西八年一仙,先天打制设备是旧机器,因此打制的结果可想而知,三全深打币几乎难以寻找。又后天的土壤环境,偏酸,包浆多见厚重的黑包浆。

广东名誉品铜元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东肥绪品相难度:★★★★★

五星的品相难度的含义是基本不存在打制状态上的三全品。广东肥绪我见过的真品,从火焰下龙鳞基本就开始模糊,最后两段龙鳞完全看不见。这版我没见过三全品,但是市面上的假币为迎合收藏者需要,多少三全应运而生。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东七年二仙品相难度:★★★★

七年二仙的品相难点,一是在打制状态,2内网纹格多有模糊,一是在流通时产生的磕碰过多,这种情况在二十文铜元里常见。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铜元品相难度与难点(广东篇)

广东一圆十文混品相难度:★★★★★

广东一圆十文混不管哪种版式,都未见过三全品(难在龙鳞)。混配在铜元里的品相难度都是很大的,属于末期管理混乱或者是借用旧模造成的现象,几无好品。市面上的广东一圆十文混,三全美品,有的是嵌合的有的是早年假币,这版东西在90年代末就开始有假币了。

其他广东版式品相难度不完全罗列

广东高宝面十文飞龙品相难度:★☆

文章来源:铜元学堂

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