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百万美元宝贝》:悲剧结局的背后,是点燃希望的爱的教育01、从弗洛伊德“本我、超我、自我”的理论分析玛吉的性格特征对命运的影响02、弗兰基对玛吉爱的教育,弥补了其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03、玛吉与弗兰基都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我将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谈谈我的思考

作者:南夕子

该电影很多人从梦想与现实的角度解读过,女主角为了梦想甚至不惜放弃生命,让人感到惋惜。抛开梦想主题,今天,我将从另一个层面来解构。

《百万美元宝贝》是一部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希拉里·斯万克等主演的剧情/运动类型的电影。2005年,该片于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百万美元宝贝》主要讲述了拳击教练法兰基与渴望成为拳击冠军的玛吉之间的师生、“家人”、挚友等多重关系,法兰基帮助玛吉实现梦想,玛吉帮助法兰基找回自我的故事。

主角玛吉的人生经历是可悲的,早年丧父,哥哥蹲监狱,妹妹神经错乱,母亲靠着社会福利维持生活。家庭不能给她爱与安全感,唯有拳击教练法兰基,他们在彼此的磨合中,相互感受到了爱与希望。

今天,我将从人物经历出发,探讨导致玛吉悲剧命运的性格因素以及影片所折射出的爱的教育,文章第三部分,我会结合男女主人公的人生悲剧,给出我的思考与建议。

《百万美元宝贝》:悲剧结局的背后,是点燃希望的爱的教育01、从弗洛伊德“本我、超我、自我”的理论分析玛吉的性格特征对命运的影响02、弗兰基对玛吉爱的教育,弥补了其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03、玛吉与弗兰基都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我将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谈谈我的思考

“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是弗洛伊德最早在1923年的《自我与本我》中提出的。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是人格的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 自我:是人格中意识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 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理想化的自我。

第一,玛吉“本我”的主导是人格的基础,既包含了人类原始本能和欲望,又促使她为了生存而努力奋斗

玛吉的人生是穷困潦倒的,她生于一糟糕的家庭,没人真正关心她的需求。所以她30多岁还在餐厅当服务员,把客人吃剩的食物带回家当晚餐。为了生存,在苟延残喘的生活中单打独斗,这是她“本我”的体现。

在我看来,自认为生活没有意义的玛吉,依然选择了活着,是因为,活着就有生活的希望。她吃客人剩下的牛排,当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她也能笑着应对,都是因为自己贫穷,当尊严与生存摆在眼前时,为了活下去,“本我”的意思会下意识地选择生存。

第二,玛吉“自我”的主导源于自身作为人类后天学习而得,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要求

每天靠端盘子捡剩菜勉强度日,这样如同行尸走肉的日子,只能算维持生命,却称不上真正的生活。

玛吉要弗兰基训练她,面对弗兰基的回绝,她说:“从我 13 岁开始,我就开始做女招待,一直做到现在。 拳击是我生活中唯一的乐趣和希望。 而现在,您阻止我训练,我的整个生活就毫无希望了! ”

她自认为生活的意义在于拳击,所以,能够忍受苟且的生活。

以及她不想一辈子都瘫痪在床,想悲壮地死去时,她对弗兰基说:“我尝过成功的滋味, 那一刻观众喊着我的名字,你给我的名字。 我是挣扎着来到这个世界的,现在又挣扎着离开。求你,我不想让他们把我拥有的从我身边一点点的拿走。”这都是玛吉的“自我”体现,不再满足于生存,而是骄傲地让自我满足。

现实生活中,追求梦想的人生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且有意义的,甚至梦想高于一切。尽管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二者难以兼得。

影片中玛吉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重人格都是相互牵制、相互依存的,看似每一种人格都有“原则性”的局限,但却是她不同人生阶段的真实反映,无论是本我的展示,还是对超我的追求,亦或是自我在二者之间的调节,这些行为都让玛吉对亲情、人生的意义认识的更加深刻,以至于最后她心甘情愿地接受死亡。

《百万美元宝贝》:悲剧结局的背后,是点燃希望的爱的教育01、从弗洛伊德“本我、超我、自我”的理论分析玛吉的性格特征对命运的影响02、弗兰基对玛吉爱的教育,弥补了其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03、玛吉与弗兰基都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我将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谈谈我的思考

第三,玛吉“超我”的人格是本我的对立面,它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受社会、道德的约束,形成遵循社会规则、道德底线的人格

玛吉的家庭问题很严重,家人都没有真正给予她爱,她自己的生活已经很困难了。但是,玛吉经过辛苦的训练,在她用自己的努力赚取了大量比赛奖金时,她没有想过为自己谋求质量好一点的生活,而是要用钱改善为自己家人的生活。

她听从了弗兰基的意见买了房子,她把房子给母亲后,她反而对玛吉多加指责,指责为什么直接给她钱,为什么不提前告诉她,甚至于可能会毁了她领取社会保障金的机会。

尽管母亲指责她,玛吉依然说坚持自己会寄钱给母亲,从道德层面来说,这是对家人的孝顺,玛吉遵从了社会规则,也是她“超我”的体现。

在我看来,本我的主导下的行为都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所引发的,如同我们每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选择与家人、朋友对峙,甚至反目成仇;相比之下,受道德、社会约束的超我主导,我们更加遵循道德原则行事,所有的一切行动都在道德约束和性本善下进行的,就像影片中,玛吉一般,人性的善始终伴随着那社会契约的遵循。

一、玛吉早年丧父,哥哥坐牢,妹妹未婚先孕,母亲靠着社会福利维持生活,从小家庭就缺爱的她,一切只能靠自己。

玛吉用辛苦打拳击的钱为母亲买房,非但没有得到支持,母亲却说她不切实际,“找个老公吧,麦琪,过正常的生活”。母亲这样说并不是关心玛吉,而是担心她再无法给自己寄钱,更担心政府会因此停掉她的社会福利。

玛吉对家人的关心从来没有换来他们同等的对待,家庭中每个成员都只会压榨她,从来没有给过玛吉真正的关心,只有打击和讽刺。玛吉瘫痪在床,家人来观望她时,本以为是带着一颗真心,当玛吉向母亲诉说自己在拳击舞台上的精彩表现,母亲还是一句“但是麦琪,你输了”。即使拼尽全力,依然得不到家人的鼓励,这令玛吉很伤心。

即便玛吉拳击受了重伤,她的家人还为获得她的遗产而争论不休。还要逼迫无法动手写字的玛吉用嘴叼着笔在遗书上签字。

这是家庭的不幸,也是玛吉的悲哀,所有人都指望着玛吉给他们带来好处,家人却从来不曾关心她。这让她不能依靠家庭,没有家庭的爱,她只能靠自己,这也是为何她乐观与坚强的原因。

《百万美元宝贝》:悲剧结局的背后,是点燃希望的爱的教育01、从弗洛伊德“本我、超我、自我”的理论分析玛吉的性格特征对命运的影响02、弗兰基对玛吉爱的教育,弥补了其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03、玛吉与弗兰基都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我将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谈谈我的思考

二、家庭对玛吉来说,已经没有了意义,而教练弗兰基对她的关爱,弥补了家庭中所缺失的爱。

弗兰基接受玛吉的梦想,教麦琪学会出拳,学会躲避,学会保护自己。随着时间的推移,玛吉与弗兰基默契度越来越高,玛吉在这看似冷漠的老人身上,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怀,这让她能够忘记家庭的刻薄。

弗兰基在最后一场拳击赛上送了玛吉一件绿色战袍,战袍上绣着高卢语“莫库什勒”:我的血肉,我的挚爱。

玛吉在意识到自己再不能重回战场后,想让弗兰基帮助自己死去,他做不到。玛吉说:“ 我已经见识了整个世界,人们高喊我的名字,我上过杂志,我体验过为梦想拼杀的过程,也体验了疼痛与爱,我得到了我想要的。”这些都是她以前不敢想的,犹豫很久,弗兰基才下定决心帮玛吉注射了药物,麦琪脸上是一直笑着的,这笑容直到弗兰基转身走进黑暗里,还是那么灿烂。

因为,当家人抛弃自己,责怪自己的时候,唯有弗兰基,把她当做女儿一般,关心她,教育她。弗兰基对她的爱,弥补了家庭中所缺失的那一部分。弗兰基给了她爱的教育,给了她想要的一切,所以,当自己人生无望的时候,她才能快乐地离开。

从家庭方面看,玛吉与弗兰基都是受家庭冷落的人;从性格特征看,玛吉与弗兰基都有着倔强与固执;从人生经历来看,俩人都没有真正的快乐。从人物的悲剧中反思现实,我们能得到许多启发。

①重视亲人的地位,多给予家人以陪伴

作为出色的拳击教练,弗兰基享誉拳界,也训练出过优秀拳手,可是,他依旧不开心。因为他为了追求梦想,忽视了身边的亲人,直到最后,都没能与自己的女儿和解。

每天,他坚持到教堂忏悔,给女儿写信,弥补自己的过错,可是他始终没等到女儿的回信,信总是被退回。

这一切,都是因为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与梦想,把亲人的陪伴排在了第二位,才导致这样的结局。生活中,梦想与事业固然重要,但是真正让人快乐的东西,是家人的支持与陪伴,否则,事业再好,内心也是空虚的。

②竭尽全力为梦想拼搏,但是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

影片中玛吉为梦想拼搏的精神与行动很让人感动,她是用生命在付出。在赛场上,被打断了鼻梁,忍着痛苦让教练把它接回去,受了重伤也不让教练放弃比赛,坚持自己可以赢。一个女人,到30多岁还在坚持着梦想,别人的冷眼嘲笑都没有使她退缩,非常敬佩。

打拳击是非常危险的训练项目,追求冠军固然可敬,但若搭上自己的生命,实在不值得。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权衡梦想与自身身体的利弊,人活着,有无限种可能,可是为此搭上一条性命,痛苦的,不仅是自己,还有身边的亲人。因此,身体应该放在首要的地位,再谈梦想。

《百万美元宝贝》:悲剧结局的背后,是点燃希望的爱的教育01、从弗洛伊德“本我、超我、自我”的理论分析玛吉的性格特征对命运的影响02、弗兰基对玛吉爱的教育,弥补了其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03、玛吉与弗兰基都有着相似的悲剧命运,我将结合现实生活经验,谈谈我的思考

③真正的快乐在于内心,不在于表面

女主人公玛吉的人生一直很穷困潦倒,租着廉价的房屋,吃别人剩下的饭菜充饥,即使总是被人拒绝,她依然坚持在拳击馆求指导。在别人眼里,她过着如此苟且的生活,怎么可能快乐,可是,得到他人的肯定,能够参加比赛,是她最大的快乐。

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苦于生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繁杂,这些让我们感到不快乐。可是,在我们为生活奋斗,为理想奋斗的过程中,身边人的一句肯定,一句鼓励、支持、关怀的话语,都可以让我们感动。我们能从中感到快乐,快乐只是一种角度,快乐其实很简单。

总结一下:

《百万美元宝贝》这部电影很让人感动,悲剧的结局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小小的人物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平凡人物为了梦想所付出的努力与艰辛,以及人物之间相处的一丝丝感动。

本文从人物的经历出发,重点分析了人物的性格形象,从中了解到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人不一定总是会成功的,总会有失败的时候。重要的是,认识自己的真正需要,寻找到自己的快乐,足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