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什么是火烧乌纱帽呢?乌纱帽大家很熟悉,这是为官者的象征,那么,乌纱帽又与火有什么关联呢?请听笔者一一道来。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火是大自然赠与我们的礼物,从一百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到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在这段漫长的历史间隔中,都留下了我们祖先用火的痕迹。从人类最先使用的自然火,到后来的钻木取火,再到我们如今各行各业对火的应用,可以说,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火。西方神话中,也有普罗米修斯偷盗火种给人类的传说。

但凡事皆有两面性,火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害——火灾。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现实生活中,提起火灾,我们当即就会想起火警电话119,想起那些面对火浪仍不退缩,不惧牺牲的消防战士,在这里,请允许笔者表达对他们无尽的敬意。然而,在古代人们又是怎样防火的呢?火与乌纱帽又有怎样的关联呢?

在我国的古代历史上,各朝各代同样非常重视防火工作,而且,制订了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文约束。凡是触犯规章的人,轻则杖刑或发配边疆,重则抄家斩首。然而,绝大多数朝代对于“放火罪”或“失火罪”的处罚条例仅限个人,不处罚相关关官员。唯独宋朝较为特殊,造成火灾,个人受罚是自然,但是,连同官员同样会受到有关处罚,说不定就会被摘下头顶的乌纱。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火灾在宋朝发生的次数相当之多,也不怪国家制定条例发生火灾连同官员一并处罚了。根据《宋史·五行志》记载:从北宋到南宋的300多年来,全国各地的大型火灾共发生了200余次。其中,火灾的主要发生地点大多是在京城及州郡,首都东京竟占有44次之多。另还,有某一年的“京师多火”的记载,次数更是无法统计。

这里所说的“大型火灾”是指烧毁房屋太多,皇帝在火灾过后不得不亲自下令采取救济措施,其中,不包括那些在朝廷档案中没有提及的火灾。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可以说,火灾的可怕远非您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大火一起,很难扑灭不说,伴随着燃烧,有毒气体如果吸入体内会导致人当场死亡。每次火灾都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如:“(宋太祖)建隆二年三月,内酒坊火,燔舍百八十区,酒工死者三十余”。“(宋仁宗)天圣七年六月丁未,玉清昭应宫火,凡二千六百一十楹,一夜而尽”。

宋朝的防火律法虽然承袭了唐代,但是,因宋朝各地火灾泛滥,民众损失极大,不得不加以更改,不仅,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罚极为严苛,并且,对有关官员的连带责任也会予以严惩,比如:降职,罢官等等。相信,有不少读者和我一样在年少时期看过一部动画片名为大英雄狄青,狄青抗金报国的形象到现在仍是记忆犹新。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其实,在宋人魏泰所著的《东轩笔录》就记载了这样一件有关狄青与火的趣事:

一天晚上,北宋名将狄青后半夜的时候烧纸祭祀,这一烧可了不得,当即有人发现火光并且上报给了区域管辖火灾的厢主,而厢主又马不停蹄的将此事告诉了开封府。当开封府的人到了地方以后发现火光却没了,第二天,狄青就被传去问话,开封府的王素说:

“以前便有朱全忠因为私事,半夜冒出火光引得周围百姓以为发生了火灾,之后,全拿着锅碗瓢盆前去施救,昨晚你的行为和他有什么区别吗?”狄青听了以后不免感到羞愧,自愿受罚,请辞至了陈州。狄青仅仅是因为半夜祭祀烧纸就被贬低到了陈州,可见,宋朝的治火之严。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宋朝发生那么多火灾,原因各别:有的是人为纵火,如宋太宗时楚王宫大火就是宋太祖的儿子被宋太宗逼疯后点燃的。有的是雷电引发,宋仁宗时玉清昭应宫大火就是雷电引起的。有的是因为火药爆炸,例如公元1130年袁褧在南京经历的那次火灾。有的是因为粗心大意导致小火延烧成大火,如文天祥的文山别墅正是因为山民烧山才引发了火灾。

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火灾,在其背后都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因素:第一个、就是古代城市的住宅的密集度过高,我们应该看过很多老城镇,他们的那些住宅都是房屋连着房屋,基本都是一觉着火,与之相邻的住户也跑不了;第二个、就是古代住宅的建材易燃程度很高,由于,古代建筑多数是木质结构,所以,一旦着火,火势会迅速蔓延。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更是由于,朝廷防火甚严,宋代时期有一些无赖痞子就藉此中伤得罪过自己的官员,宋佚名《道山清话》中曾记载道:

“大宋京城里经常失火,若是防火的人找不到的话,当地官员也是要得到处罚的。其中,有一些不法居民他们借此恶意中伤某些官员,这些人他们熟悉官员的居所,为此遭到罢免的官员有很多。当时,邵安简为提点府界县镇公事,为官颇为廉洁,最终,还是被他们给害了。”“乃请自今非延及旁家者,虽失捕勿坐,自是绝无遗火者,遂著为令。”

一些小人因为恼怒为官者,便趁天黑之际偷偷放火,放完火以后人就不见了踪影。然而,放火人没有捉拿归案,与之有关的官员们却糟了难,纷纷遭到了处罚。说来也是滑稽,但是,这条文献资料足以证实:宋代许多官员的乌纱帽是被火给“烧”掉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很多电视剧里能看到,晚上的时候街道中的打今人嘴中始终念叨着:“天干物燥,小心火烛”了。

古代有种灾难堪比天灾,一旦发生就会有官员跟着遭殃,但屡禁不止

火灾的可怕早在古代便已引起了足够多的重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当代生活中使用火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当您在用火时请您一定要多加留意,避免造成火灾。一旦发生请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捂住口鼻,打开窗户,采取有效措施逃离火灾现场并拨打火警电话等待救援。

参考资料:

『《宋史·五行志》、《东轩笔录》、《道山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