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冠军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故事让人对这个年轻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霍去病达到了他的前人未能达到的高度。对于匈奴人的节节胜利,从汉武帝决定反击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先是卫青立功于前,紧接着是霍去病立业于后,很巧合的是两个人都是卫太子一脉,如此一来卫太子刘据的地位将更加稳固,有帝国双壁卫青和霍去病加持,还有谁能威胁到刘据的太子之位呢?但事实上还有一个人可以威胁到刘据的地位,这个人就是汉武帝刘彻。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对卫太子一派的打压,在卫青、霍去病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对于卫青的打压尤其明显。卫青和霍在对抗匈奴恩战斗中逐渐成长为帝国双壁,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但是也预示着无法继续提升,在战场上的无法作为,转变成了在政治上的迫切需求,而这个需求就是辅佐太子刘据这个守成之君,在对内治理上一展所长。但这却是汉武帝所不能接受的,他可以允许卫青、霍去病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可以加封他们为侯为相,赏赐他们金银绢帛,但却不允许他们在政治上有强大的发言权,因为那意味着自己这个皇帝会失去了很多权力,也预示着自己的儿子刘据将逐步取代自己,这对于汉武帝来讲是无法接受的。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况且如此强大的外戚势力,让汉武帝刘彻不得不担心会不会出现曾出现的那一幕,也就是他最为忌惮的外戚专权。窦婴、田蚡的影子,又在他脑海里萦绕,久久不能散去,自己这个羸弱的儿子刘据,怎么可能是卫霍的对手呢?对帝国前途的担忧,对自己失去权力的恐惧,让汉武帝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对卫霍进行打压。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具有标志性的事件,就是李敢殴打大将军卫青事件。这件事说来有些蹊跷,尽管李广的死和大将军卫青脱不了干系,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敢并没我在采取任何行动,反而是在卫青走上人生巅峰后,才在公开场合殴打大司马、大将军,作为正常人来讲都不会这么做,因为这就意味着找死。是谁给了李敢勇气呢?常年在军旅之中,并且本身也已经封侯的李敢当然知道军法如山、国法无情的道理,他如此莽撞的做事,只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不幸。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翻看了相关史料后,我有理由相信:李敢这么做,背后一定有其主使之人,而这个人显然不会是他死去的父亲李广,这个人拥有强大的势力,足以让李敢有恃无恐,要知道和如日中天的卫霍做对,是一条死路,当然事情也有例外,如果李敢背后的操纵者是当朝天子汉武帝的话,就要另当别论了。做出这一判断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通过李敢的身份做出的判断。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李敢是李广之子,这是大家都能想到的,正所谓将门虎子,但李敢超越了他的父辈,因为他封侯了,李广难封的说法在他这里并没有起作用,萦绕在李家头上的魔咒似乎被破除了。李广难封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关,也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关,汉文帝时期,对于匈奴人采取守式,李广没有发挥的余地。而到了汉景帝时期,李广在平定“七王之乱”时冲锋在前,本来可以封侯,但是他却先接受了梁王刘武的封赏,导致自己又一次和封侯失之交臂。到了汉武帝时代,卫青、霍去病出尽了风头,李广这位老将自然更没机会。李广之死从史料记载来看,确实和他自己的性格有关,但卫青作为大将军,在了解李广为人的情况下,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反而间接促成了李广的死,确实负有一定责任。这种说法为李敢公然殴打大将军卫青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由,但是掩盖在背后的原因却是李敢作为汉武帝的马前卒,充当了打压卫太子一派的先锋,当然还有这个看上去很充分的理由:因为卫青,李广自杀身亡!

广死军时,敢从骠骑将军。……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汉书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实际上李敢这个关内侯,都要仰仗于他跟从了冠军侯霍去病,如果没有霍去病,李敢怎么可能有机会,建立军功而封侯呢?按道理李敢对于霍去病应该心存感激,并且李广死后由李敢接替父亲李广做了郎中令,这个时候的李敢还没有表现出对卫青的怨恨,这和后来他殴打卫青的表现大相径庭,他不可能不知道卫青和霍去病的关系。

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汉书》

开始的风平浪静和后来的石破天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符合逻辑。李感突然爆发,殴打大将军卫青,完全不把卫青、霍去病放在眼里,要知道卫青霍去病作为大司马大将军权势滔天,并深得汉武帝的宠幸,李敢这么做无异于求死。

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汉书》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面对李敢的公然挑衅,大将军卫青表现的很冷静,不过低调隐忍的特点是卫青用来保护卫氏一族的最好办法。他知道李敢背后可能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在支持他,而这个人恰恰是自己这个大将军不能得罪的人。卫青可以忍,但冠军侯霍去病年轻气盛,他不能忍也不想忍,对于自己的部下,他不会心慈手软手下留情,殴打卫青就是和卫霍为敌,普天之下谁有这个勇气,李敢要付出代价!于是就有了汉武帝在甘泉宫狩猎的时候,霍去病用箭射杀李敢的事件发生。

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汉书》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汉武帝对这件事表现的非常宽容,表面上看是因为霍去病正受到宠幸,因此他原谅了霍去病的鲁莽行为,并对外界说李敢是在狩猎的时候被鹿撞死的。汉武帝这么做,除了表面上说的宠幸霍去病之外,可能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卫青受辱,霍去病居然会把李敢杀死来泄愤,那么如果换作是汉武帝令卫青受辱或者对卫太子一派不利,霍去病又会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呢?在汉武帝的心中,有隐隐的一股寒意,霍去病这样的人,一旦失去控制,恐怕才是最大的威胁。

居岁余,去病死。——《汉书》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霍去病去世,尽管只有六个字,但那个封狼居胥的冠军侯,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关于他的死亡原因,史书记载里并没有解释具体原因,因此一直存在各种猜测和争议。其中的一种猜测就是汉武帝为了打压卫霍势力,狠下心肠杀死了曾经备受恩宠的霍去病。

李敢之死背后的故事:低调隐忍的大将军,蔑视君威的冠军侯。

汉武帝就像一个下棋的人,所有的文臣武将都是棋盘上的棋子,如果有哪一颗棋子想摆脱汉武帝的控制,那么不好意思,你将很快成为弃子。低调隐忍的大将军卫青,蔑视君威的冠军侯霍去病,最终都成为了弃子。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