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一个小人物纵身跳入湘江,不料被救之人后来为大清续了50多年的命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假如没有曾国藩,我们很难想象大清朝会是个什么样子。可这位被称为再造乾坤的名臣,和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一样,只有一条命。曾国藩的一生中,自寻短见不是一次两次,在他离死亡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一个小人物出现了,他就是章寿麟,正是这个小人物的纵身一跃间接地为大清朝了续了50多年的命。

一个小人物纵身跳入湘江,不料被救之人后来为大清续了50多年的命

​曾国藩在和太平军交手的过程是艰辛而又漫长的,早期时他也是屡战屡败,湘潭一战中湘军水师被太平军围得水泄不通,情急之中的曾国藩为突出重围,拔出腰间宝剑,把令旗插在战船上,自己站在旗帜边大喊道:“过旗者斩”。

可是面对太平军凌厉的攻势,湘军早已军心丧失,没有人听从曾国藩的号令,大家谁的没觉着害怕,反而是嬉皮笑脸,绕过他继续逃跑。曾国藩身为主帅,亲生体验了兵不兵、将不将的尴尬。心中愤懑不已,一时间失去了理智,纵身一跃,跳进了滚滚的湘江。

一个小人物纵身跳入湘江,不料被救之人后来为大清续了50多年的命

​同船的亲兵发现主帅落水后赶紧跳入江中救援,可是曾国藩怪脾气再次发作,瞪着眼睛就是一通怒骂,士兵们这次倒是很听话,不敢违背军令,眼睁睁地看着曾国藩在江中吐泡泡。眼看主帅即将沉没,幕僚章寿麟突然从后舱冲出来,一头扎进了湘江。

只有半口气的曾国藩看章寿麟前来搭救,同样是态度坚决,抱着必死之心。幸好章寿麟脑子灵活,让他赶紧上岸有个喜讯要报告,说是湘潭那边打赢了,先锋部队马上赶来救援。曾国藩信以为真,于是就放弃了轻生行为,随着章寿麟上了岸。

一个小人物纵身跳入湘江,不料被救之人后来为大清续了50多年的命

​然而上了岸之后,曾国藩才得知自己受了骗,又想重新跳入湘江,但这次亲兵们有了防范,求死之心未能如愿。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久后,湘潭的捷报终于传来,湘军不仅获胜,而且将马上回援长沙,如此一来,曾国藩有了说服自己不死的理由,这才感慨了一句“生死有命”,将寻死的事彻底抛诸脑后。

后来,曾国藩终成大功,按说这个时候他应该记起了章寿麟的救命之恩,理应给予丰厚的回报,至少向朝廷举荐加官进爵是少不了的。可是,对于章寿麟他却始终没有给予任何照顾。或许是章寿麟其人不堪大用,又或许曾国藩觉得的当初是被他偏上岸的,总之,在曾国藩眼中,章寿麟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不值得抬举,最终,章寿麟做了二十多年的县令,直到告老还乡。

一个小人物纵身跳入湘江,不料被救之人后来为大清续了50多年的命

​章寿麟是个有气量的人,也很看得开,不过有人还是替他鸣不平。有个与他当初同为曾国藩幕僚的人就在《题咏》上写了章寿麟“不言禄,俸亦不弗及”几个字,这句话出自春秋是介子推的故事,意思是说主公薄情寡义,把战友昔日的功劳感情都忘了。

他的这句话在当时有一定的市场,可是左宗棠却否认了这个观点。左宗棠认为曾国藩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何况他的生死根本影响不了大局,因为死了一个曾国藩,自然有胜过曾国藩的人出来主持公道,言外之意是说他自己完全可以主持大局。

一个小人物纵身跳入湘江,不料被救之人后来为大清续了50多年的命

​章寿麟纵身一跃入湘江救起曾国藩虽然自己没有获得什么回报,但对于大清朝而言,意义却很重大。要不是曾国藩和他的湘军苦战太平军,那么大清很有可能灭亡,起码也要退居关外。历史就是这么富有传奇性,往往一些小人物不经意的举动,就会改变命运,改变历史。

继续阅读